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3 19:2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光义登基为帝,称宋太宗。
宋太宗时,灭吴越、闽南、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局部统一。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目标:
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
知道辽与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重点:契丹族、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
难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自主学习:
1.10世纪至11世纪,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哪些?
2.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的契丹族首领是谁?
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俯,史称什么?
4.什么是澶渊之盟?
5.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1.在课本上勾画或批注,并记忆。
2.时间8分钟。要求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
——(宋)苏颂《契丹帐》
问:
1、以上材料描述的是哪一个民族?
2、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一)辽的兴起契丹游牧、狩猎一、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划一划:
隋唐时期,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接受汉族文化,学会农耕、冶铁、建房等技术。 1、辽的建立:
10世纪初, 统一契丹。916年,他建立契丹国 (辽),定都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契丹国建立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文字契


币契丹鸡冠壶 2、辽的扩张:
辽太宗时,辽取得了 幽云十六州 (P36“相关史事”),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山川之险与长城防线(图册P17)。从此,与中原政权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辽、宋关系友好。1、北宋对辽用兵
979年,宋太宗在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同时,决定乘胜收复幽云十六州,于是对辽用兵。其结果是……失败探究:
请结合北宋的治国措施,分析对辽用兵失败的原因??解除大将兵权,重文轻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守内虚外)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
(积弱)边防守卫空虚弊端(二)辽与北宋的战、和一、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2、辽大举攻宋
1004年,辽大举攻宋,攻至 城下,威胁东京。在这种情况下,宰相寇准力劝 亲征……澶州宋真宗材料一
辽兵虽号称20万人,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顺势惨重,其余诸城皆在宋军手中。材料二
宋军顽强抵抗,射杀了辽军大将。之后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问:
1、根据材料可看出,宋、辽哪一方占优势?
2、如果你是宋真宗,你会如何做?
3、历史上澶州之战结果如何?北宋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3、辽宋议和——澶渊之盟
①签订双方:
②内容:
③评价:
北宋、辽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①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后世仍以齿论。
②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
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
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
得创筑城隍。
③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
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④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
万匹。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
马、骆驼等。
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
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于戈。
问:
根据材料,说说澶渊之盟有什么影响?消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
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一)西夏的兴起二、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11世纪前期(1038年),西北 族 称帝,定都 ,史称西夏。元昊兴庆党项(二)西夏与北宋的战、和二、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两败俱伤。最终,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 。岁币影响:
加重了北宋百姓的负担,但带来了和平,有利于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动脑筋:
从此图可知,辽、西夏、北宋时期的特征是什么?民族政权并立
契丹族梳理归纳: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今蒙古巴林左旗南)汉族960年赵匡胤东京(今河南开封)党项族1038年元 昊兴庆(今宁夏银川)根据本课所学内容,比较分析:辽与西夏有什么共同点?1、都是少数民族,以游牧生活为主2、都建立了政权3、都是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4、与北宋的关系时战时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崭露头角
战争与和平辽
西夏宋辽和战
宋夏和战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澶渊之盟
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宋夏和议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知识小结学以致用1、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
学以致用1、随着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热播,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深入民间,它反映了“澶渊之盟”订立之前争战的两个政权是(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金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2、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