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局限性的原因。
知道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标志,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让学生学会使用从主观、客观不同范畴,源流际会的综合分析方法探究历史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2.通过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在阅读“探索与争鸣”中关于青年马克思的材料的过程中,感悟“伟大的志向造就伟大的人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2.让学生在学习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这些伟大的思想在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慨“思想的力量”的同时,对杰出的思想家产生由衷的敬仰之情。
二、栏目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列举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什么说他们的社会主张是空想?
答: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了理想中的和谐、协作和平等的社会。
但他们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产物,正义的体现,天才头脑的发明,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们相信天才创造历史,希望理性统治世界,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他们回避政治斗争,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的道德觉悟,而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由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现途径的设想上都存在不足,故只能是空想。
2、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历史条件:
(1)工人运动的开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2)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如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3)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探索与争鸣
(材料略)
(1)通过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青年马克思的认识
答:青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树立起为人类幸福而奉献终身的崇高理想。正是在这一远大志向的驱动下,马克思刻苦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亲自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关心人类的疾苦,思考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工人的苦难,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在这一远大志向的驱使下,马克思不畏种种迫害,不计个人得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工人的解放、为人类的幸福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你有过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吗?谈谈你的价值取向。
开放性题目,可以畅所欲言。建议: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在认可价值取向多元性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考虑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要有社会责任感。
第13课 巴黎公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导致“三月十八日革命”爆发的背景知识:第二帝国、普法战争、色当惨败、国防政府和对德议和条约等;知道“三月十八日革命”;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其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巴黎公社性质,让学生掌握从政权组成人员、实行的措施等方面分析政权性质的方法。
通过学习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初步了解将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提炼为社会理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尊敬公社社员为了建立理想社会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二、栏目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三月十八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 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社会矛盾激化;色当战役中法国战败,在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巴黎爆发了以工人为主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建立了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无力抵挡德军的继续入侵,被迫与德国签订屈辱的和约,割地赔款。巴黎工人对临时政府的无能和卖国行为不满,再加上巴黎被围期间人民生活困苦,工人渴望尝试建立另一种制度来摆脱困境,为此组建国民自卫军,准备夺取政权。 1871年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引发工人起义,这就是三月十八日革命。
2、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中,哪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答:
1.“普选产生公社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人民政府人民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基本政治原则,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借鉴意义。
2.“公社委员及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工人与公职人员的经济平等,对防止公职人员的腐败具有借鉴意义。
3.“实行免费劳动介绍、禁止克扣工资、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立法”,对于建立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和世俗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对于今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使每个孩子都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体现社会主义平等,具有借鉴意义
5.“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和侵略战争”,对于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争取稳定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