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03 14: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分册 总复习
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近代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制的开创者是( )
A、阿克赖特 B、瓦特 C、富尔顿 D、斯蒂芬逊
2、使工业革命冲破自然条件限制的是( )
A、纺织业技术革命 B、蒸汽机的出现
C、气船的出现 D、火车的出现
3、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圈地运动的开展 B、工场手工业的发达
C、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D、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4、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的年代是( )
A、1640年 B、1642年 C、1649年 D、1689年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的政体是( )
A、君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1)“新模范军”组成 (2)纳西比战役
(3)玛斯顿荒原战役 (4)处死查理一世
A、(1)(2)(3)(4) B、(1)(2)(4)(3)
C、(3)(1)(2)(4) D、(3)(2)(1)(4)
7、下列哪些内容属于《权利法案》规定的范围( )
(1)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2)英国国王不得干涉议员选举
(3)英国国王不得随意征税(4)英国国王在和平期间不得征募军队
A、(1)(2)(3)(4) B、(1)(2)(3) C、(2)(3) D、(2)(3)(4)
8、“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依据史实判断这句话出于哪位启蒙思想家之口( )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孟德斯鸠 D、卢梭
9、下列人物中,属于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的是( )
(1)英国的亚当。斯密 (2)英国的欧文
(3)法国的圣西门 (4)法国的傅立叶
A、(1)(2) B、(3)(4) C、(1)(2)(3) D、(2)(3)(4)
10、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进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一般通过以下哪种手段实现?
A、和平协商 B、商品交换 C、暴力掠夺 D、殖民掠夺
1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庄园制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 C、社会生产力发展 D、社会分工
12、近代民族国家的特征不包括( )
A、确定的疆域 B、统一的国内市场 C、通用的语言 D、统一的货币
1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显著的区别是( )
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 B、天才的设想未来的美好趋势
C、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D、 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14、美利坚合众国真正取得独立地位是在( )
A、1776年 B、1781年 C、1783年 D、1787年
15、《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是因为法国( )
A、资产阶级初次掌握了政权 B、封建专制遭到否定
C、革命军队开始崛起 D、人民地位从此平等
16、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颁布《拿破仑法典》 B、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
C、1813年战败莱比锡 D、1815年惨败滑铁卢
17、“使小农转化为廉价的劳动力,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反映了上述过程的是( )
A、英国圈地运动 B、雅各宾派专政 C、美国《宅第法》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8、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国家是在( )
A、16世纪 B、 17世纪 C、18世纪 D、20世纪初
19、比较法国其他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政治主张的基本特点是( )
A、反对教会所有特权 B、倡导实行君主开明统治
C、高举“天赋人权”的旗帜 D、赞赏“三权分立”
20、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与英国殖民宗主国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问题上( )
(1)民族独立 (2)工业品生产(3)向西部移民 (4)税收权力
A、(1)(2)(3)(4) B、(1)(3)(4)
C、(1)(2)(4) D、(2)(3)(4)
2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1)第二届大陆会议 (2)约克镇战役
(3)萨拉托加大捷 (4)巴黎和约
A、(1)(3)(4)(2) B、(1)(2)(4)(3)
C、(3)(1)(2)(4) D、(1)(3)(2)(4)
22、法王路易十六在1789年召开三级会议的真正目的是( )
A、讨论政治权力分配问题 B、解决有关财政改革问题
C、讨论镇压人民起义问题 D、讨论增税问题
23、以下哪些内容是对于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一词的解释( )
(1)怀疑教会的权威 (2)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3)用“理性”来唤起民众 (4)强调人的尊严和独立精神
24、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是( )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北美人民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
(3)北美统一市场的愿望 (4)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A、(1)(2) B、(1)(2)(3) C、(1)(2)(3)(4) D、(1)(2)(4)
25、拿破仑帝国对外战争的性质不包括( )
A、对外扩张 B、与英国争霸 C、维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D、为本国农民夺取土地
26、以下关于工业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场”,为其称霸世界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B、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C、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D、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7、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在美国购买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
A、社员的思想水平不高 B、公社缺乏后继资金
C、美国内战的破坏 D、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28、拿破仑三世挑起普法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继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传统
B、为了挽救帝国危机
C、准备以战争阻止德国统一
D、受俾斯麦愚弄被迫挑起战争
29、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是( )
A、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B、使俄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
C、成为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D、使俄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30、18世纪法国启门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是( )
A、都主张“三权分立” B、都主张取消君主制
C、都主张暴力革命 D、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31、最早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制定宪法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荷兰
32、《法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它制定于( )
A、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B、第一共和国督政府时期
C、第一共和国执政府时期 D、第一帝国时期
33、美国内战前,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原料和销售市场 B、是否提高关税
C、南方是否成为英国的经济伙伴 D、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34、19世纪中叶,在德意志各个邦中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邦是( )
A、普鲁士 B、奥地利 C、巴伐利亚 D、巴登
3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B、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C、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悬床推动了形势的发展
D、农奴不断的反抗使得农奴制陷入深刻的危机
36、约翰。布朗在他临刑前宣布“只有用鲜血才能洗清这个罪恶深重的国度的罪行。”这里的“罪行”是指( )
A、黑人奴隶制 B、英国的殖民统治 C、南方奴隶制叛乱 D、美国的侵略扩张
37、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1)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2)葛底斯堡战役
(3)南部联军投降 (4)美国内战爆发
A、(2)(1)(3)(4) B、(4)(1)(2)(3)
C、(4)(2)(1)(3) D、(4)(3)(1)(2)
38、美国领土扩张的手段( )
(1)购买 (2)强占 (3)屠杀印第安人 (4)侵略
A、(1)(2)(3)(4) B、(1)(2)(3) C、(1)(2)(4) D、(2)(3)(4)
39、美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 )
(1)19世纪初美英战争刺激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2)大量移民涌入以及城市人口增加,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国内市场的扩大。
(3)商业活动特别是对外贸易,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本
(4)美国劳动力短缺
A、(1)(2)(3)(4) B、(1)(2)(3) C、(2)(3)(4) D、(1)(3)(4)
40、被历史学家成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 )
A、巴黎公社革命 B、9月4日革命 C、1793年革命 D、法国里昂起义
41、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三个最先进国家是指(  )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42、美国成为两洋国家是在( )
A、17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上半叶 D、19世纪中叶
43、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立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B、缓和阶级矛盾
C、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D、保障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
44、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立法首先开始于( )
A、《公共卫生法》 B、《矿井法》 C、《工厂法》 D、《十小时工作法》
45、列宁曾经说“当农民获得真正解放时,他们已被剥夺得一无所有”,指主要是指( )
A、农民必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必须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46、普鲁士许多农户封建义务解除的途径是通过( )
A、革命 B、赎买 C、封建主发善心 D、政府强令解除
47、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和北方在经济上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
(1)市场 (2)关税 (3)西部土地 (4)黑奴制的存废
A、(1)(2)(3) B、(1)(2)(3)(4) C、(2)(3)(4) D、(1)(3)(4)
二、简答题
4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群众大会最大特点是一致真诚地主张没收叛乱者的财产,由敌方采集粮秣并起用黑人对叛乱者作战。每次提出这些措施中任何一项时,都引起如雷的掌声。大家赞成起用挖战壕的黑人,将其武装起来投入战斗,如果有必须这样做的时候,就必须解放他。”
——1862年《芝加哥论坛报》
材料二、“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布。。。。。。所有作为奴隶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
——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人力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在南方土地上生长起来的20万人。它还会给我我们更多的东西。它使敌人减少了同样多的东西。”
——林肯言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人民群众怎样的意愿?
(2)材料二、三说明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策的进步性和阶级立场的本质特征。
(4)用史实论证材料三政策的进步作用。
4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明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由‘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证这些权利,人民建立了政权,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是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二、“众议院名额和直接税,应按着本联邦各州的人口分配。这种人口的决定,除全部自由人外,应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这种自由人中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口,不包括为纳税的印第安人。”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保证人民的平等和权利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二。这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了什么问题?
50、“拿破仑的成就是辉煌的,但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51、关于“民族”一词,斯大林曾下过一个较精确的定义:“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请结合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就画有横线的三点举例说明美利坚民族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
(1)----------------------------------------------------------------
(2)----------------------------------------------------------------
(3)----------------------------------------------------------------
52、资本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语),怎么理解这是一段“血和火”的历史?并请列举西欧国家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53、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4、意大利为什么会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中心和发源地?
55、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有哪些影响?
56、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中,哪些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57、请简单阐述美国独立前、独立后以及19世纪中叶领土的变化。
5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德意志帝国与其是建立在铁与血之上,不如说建立在煤与铁之上更为真实。”其中“铁与血”和“煤与铁”分别是指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59、简单阐述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及其对近代俄国崛起的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有人把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中期的欧洲称之为“发现的时代”,请你围绕这个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共40分,其中第1—20题每题1分,第21—30题每题2分)
1
D
6
D
11
C
16
D
21
A
26
B
2
C
7
C
12
C
17
D
22
B
27
D
3
B
8
D
13
A
18
C
23
A
28
B
4
B
9
B
14
C
19
A
24
D
29
D
5
C
10
B
15
C
20
D
25
C
30
C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40分)
31.(共8分)
(1)本题言之有理均可得分,视观点与论述理由的充分程度按2、4、6三档给分。仅表态不陈述理由不得分。
同意。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三省各有职掌,分工明细,职责明确,分散了宰相的权力;设立政事堂后,更使中书与门下,相权与皇权彼此牵制,防止了宰相专权,同时,如果严格执行,皇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或:不同意(不全部同意)。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三省各有职掌,分工明细,职责明确,分散了宰相的权力;设立政事堂后,更使中书与门下两省彼此牵制,“宰相不能独裁”是真。然而设立政事堂后,从表面看是限制皇权,但由于宰相人数增多,决策不易形成共识,由此反而抬高了皇权的决断地位。
(2)表示政令下达程序的图示还需完善,因为门下省具有反驳中书省起草的诏令的权力,所以在示意图中,门下省与中书省之间还应添画一逆向箭头。(2分)
32.(共11分)
(1)西汉时期,北方人口远多于南方人口;(1分)到了唐代,南方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略少于北方;(1分)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已经大大超过北方。(1分)
(2)北宋时朝廷的财政主要依赖江南地区,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2分)
(3)本题应至少从以下三个视角回答,言之成理均可得分。(“视角”1分,任答一相应的证据1分)
农业视角:各类耕地的开垦、南方普遍种植经济作物、桑蚕业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商品经济视角: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
手工业视角:纺织、制瓷、造船等手工业的发展。
33.(共9分)
(1)郑氏政权(1分)
(2)驻藏大臣并非乾隆年间“始设”,(1分)在雍正年间就设立了。(1分)
(3)注意: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史学方法的掌握水平和历史思维的缜密程度,仅有观点不陈述理由不得分。评分可参考如下四个等级。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
A级(1分):可以。因为这是清代人绘制的画卷,作者所处的时代与其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相去不最遥远。
B级(2分):可以。除陈述“A级”内容外,能进一步指出:虽然作为绘画,不排斥有艺术加工、夸张的成份,但其总体风格还是接近写实。
C级(3分):不能判断。因为还须考察画家所处的具体时代,以判断其是否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还须与相关的原始材料印证,才能作出判断。
D级(4分):最多只能作旁证材料。能综合上述3个级别的内容,可补充指出:从绘画中至少能反映出当时人的服饰,军队的马匹、规模、营帐、旗帜等信息内容。或,能反映画家所处时代和画家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
(4)清初统治者巩固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意正确、言之有理均可,2分)
34.(共12分)
(1)了解印度;将西方宗教的影响力扩展到印度。(2分)真实动机是掠夺东方财富。(2分)
(2)对航海家而言,开辟新航路或许具有偶然性,但他们不自觉地成为历史的工具;(2分)对西欧而言,新航路开辟所导致的西欧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2分)
(3)材料一(1分) 材料三(1分)
(4)真实可靠是衡量原始史料价值的标准;(1分)是否符合事实(或答“是否失真”、“解释与评价是否公正”等,言之成理皆可得分)是衡量转手史料价值的标准。(1分)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20分)
35.(共20分)
本题评分按以下5个等级:
第一等级:所陈述的观点与所给材料没有内在联系,或者单纯抄写材料,没有提出观点。(0分)
第二等级:能比较完整地归纳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但没有阐明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揭示主要原因。(1-6分)
第三等级:能比较完整地归纳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并且能阐明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主要原因,但论证尚欠说服力。(7-14分)
第四等级:能精炼准确地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并且能清晰地阐明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主要原因,论证有说服力。(15-18分)
第五等级:在第四等级的基础上,还能认识到现有的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发现,观点也会有所改变。(19-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