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课件(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总复习课件(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03 14: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高中历史第四分册 辅导报告一.指导思想 1.严格遵循《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简称《课标》)中关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内容要求以及具体目标等各项规定,是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
2.反映15~19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本分册内容概述 1.时间段:15~19世纪
2. 基本框架:5个单元,19篇课文。
每课安排2至3个子目。三.编写思路 突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在西欧的萌动、发生和发展,强调经济生产活动及其变革对15—19世纪人类社会演进的作用和影响,由此来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观念。
突出重点、特点,用中心问题来安排叙述结构,在课文中适时作一些思辨层次的概括性叙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通观,以区别于初中阶段一般历史知识的介绍。
及时融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尤其是一些已获得史学界公认的研究新观点、新评介。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经典论述,提高理论素养。
教习栏目和练习测评,均依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三维目标、学习水平,以及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试题按难度系数渐次递进。 四.不足与遗憾
1.限于篇幅,有些重要事件和内容不能进一步展开,希望在教参中弥补。
2.受制于《课标》,15~19世纪有关亚非拉的历史未能充分体现。
3.在文字通俗、可读性上有待更好打磨。
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编写说明一.内容要点1.英、美、法三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及其差异性
2. 重要历史文献的释读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3.思想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二.亮点新意1.在内容上,尽量避开与中学教材的简单重复
2.立足于文献解读历史
3.在“启蒙运动”一课中,通过小字介绍法国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贡献后,侧重归纳他们的共性观点。
4.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重点分析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矛盾所在、邦联与联邦两种制度的差异。三.疑点和难点1.英、美、法三国革命的评价
2.“雅各宾专政”是否为恐怖统治?
3.美利坚民族的形成问题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一、内容要点
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空想社会主义及其社会改良的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思潮当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作为社会主义实践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二、亮点和新意对空想社会主义,在阐明其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包括作用和局限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和改良试验,客观地概述
阐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巴黎公社具有历史创举性的措施,这些措施体现的高度原则性
三、难点和疑点怎样认识工业社会里的劳资对立和由此引起的社会冲突?
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社会改革方案,有哪些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改良试验是否彻底失败?
马克思主义对截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具有怎样的意义?
理解认识巴黎公社特定条件下的特殊性方面,以及其措施的普遍历史意义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一、内容要点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以及工业文明的新一轮扩张,最后形成的世界大格局
这个时期的主要西方国家自身内部发展的历史。突出美国、德国、俄国和日本四个新兴国家。
在全球范围,新老列强势力既汇合成“体系”,又由于各自具体情况、利益不同,形成对抗和冲突二、亮点和新意为了突出和强调各国家发展这个主脉,适当地延长了历史时间跨度,也起到交待必要线索的作用
内容安排上,在长线、宽面基础上,选择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小目安排),突出重点
美国——领土扩张,突出移民开拓,不同于一般的侵略扩张;东北地区工业革命,重点在于技术原创
德国——“普鲁士道路”,实际上是德国的农奴制改革。德意志统一“铁血”道路,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德国特色。德国崛起中福利化社会政策
俄国——将农奴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同时有所拓展,涉及其他社会领域改革。分析改革局限的原因,有所突破
6.日本——强调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传统东方国家,经历被迫开关、开放,积极维新自强,实现“脱亚入欧”这一历史过程。摒弃“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等说,主张近现代日本发展,主要是外来冲击塑造成型
7.第二次工业革命:突出生产力方面的重点——电力;强调科学技术重大作用,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变化上,表现为大企业组织和垄断资本出现。垄断的社会后果。
8.全球扩张和瓜分世界,是资本主义外部扩张(殖民扩张)的第三阶段。三个阶段殖民扩张在逻辑上的关系。原始积累阶段的暴力扩张,自由竞争阶段的商品输出扩张,垄断阶段的资本输出和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三、重点和难点美国领土扩张的两面性,特别是遗留的印第安人问题;南北战争后,黑人民权问题
德意志统一和普鲁士军国主义
俄国历史上的两大改革和农奴制关系的问题
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启动:藩政和中央,日本武士阶层,天皇和幕府的“二元政治”格局
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历史上,对世界其他落后地区殖民扩张的双重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