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居住地、社会发展、政权的建立,以及向汉族学习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辽与北宋的和战。宋太祖时,双方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时,数次攻辽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措施。宋真宗时,辽南下攻宋,双方签订“澶渊之盟”。之后,北宋与辽之间出现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相处的局面。第三部分介绍了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长期的战争给双方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北宋与西夏的议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在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民族关系既有对立和斗争,也有共同发展、友好往来、相互学习。
二、学情分析
经七年级的学生,虽然通过影视剧或小说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史实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文学艺术毕竟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有时可能误导学生。不少学生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政权关系的认知往往停留在民族之间的对立与战争上,忽视彼此之间的交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辽、西夏、北宋并立时期的民族关系。另外,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古代史方面的史料,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降低难度,扩展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通过史料阅读,探究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原因及影响,培养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通过观察《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进一步培养时空观念,提高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交融时期,通过对契丹族、党项族、汉族生活习俗变化的学习,认识到我国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但彼此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才是主流,帮助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难点:北宋与辽、西夏和战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于中国与西欧处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相距甚远,古代很少有直接交往。故长期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较为模糊,称呼也极不统一,有时称“秦”(Chin),有时称“丝国”(Sina),中世纪的欧洲又称中国为“契丹”(Kitai)。13世纪后期沿丝绸之路来华的马可·波罗也称中国为“契丹”(Kitai)。今天,“China”也只是英语世界对中国的称呼。而在俄罗斯和整个斯拉夫语世界中,至今都用“契丹”(Kitai)来称呼中国。可以说,契丹虽然是一个已经消亡的民族,但是其所建立的辽王朝,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曾做出过重要贡献。契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当时的民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设计意图
由西方人对中国的不同称谓来导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增长学生的见闻,另外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讲授新课
(一)契丹族的兴起与北宋的和战
1阿保机建立政权
材料一??是年(916),阿保机始自称皇帝,国人谓之“天皇王”,以妻述律氏为皇后,置百官,建元曰神册,国号契丹。初,唐末藩镇骄横,互相并吞邻藩,燕人军士多亡归契丹,契丹日益强大。
?——(南宋)叶隆礼著,贾敬颜等校注:《契丹国志·太祖纪(一)》,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一说契丹族兴起的原因。(参考答案:唐末藩镇割据为其提供了有利时机;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正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是389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经过约500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乱不已,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宋辽和战
教师讲述:辽建立政权之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之中。耶律阿保机死后,其子耶律德光即位,即辽太宗。在他在位的二十年间,不断率领军队南侵中原地区。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叛,为了取得胜利,石敬瑭请求契丹出兵相助。随后石敬瑭与辽军打败后唐军队。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缴纳岁贡绢帛等为条件,获得契丹支持,成为“大晋皇帝”。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燕云十六州之失,就等于失去了燕山山脉和长城一线的有利地形和屏障,而燕云十六州也成为辽朝南下袭扰中原的基地。北宋建立后,北宋朝廷也曾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北宋初年,平定江南之后,大臣们曾建议宋太祖加“一统太平”的尊号。宋太祖说:
材料二 ?“……幽、蓟未复,谓之一统可乎”却而不受……
——(宋)李攸著:《宋朝事实》卷二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材料三??今之勍(强)敌,止(只)在契丹,自开运以后,益轻中国。
——(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教师设问:宋太祖有没有加“一统太平”的尊号?为什么?(参考答案:没有。因为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并受到来自契丹的威胁。)
教师讲述:宋太祖在位期间,因忙于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割据势力,对辽采取守势。但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并未忘怀。这块土地对北宋的边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它的丧失,使北宋的东北防线,完全暴露在契丹人铁蹄之下。不过终宋太祖一生,宋辽并无大规模的冲突,直到宋太宗时,双方才展开大战。
材料四??(979年)太宗欲乘胜恢复燕云,乃于北汉灭亡后,立即率军伐辽。……辽以大将耶律休哥赴接,大败宋师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太宗乘驴车逃遁,为流矢所中,仅以身免。
——傅乐成著:《中国通史》(下册),480~481页,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3
材料五??宋太宗于雍熙三年(986)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攻辽战争……耶律休哥乘势出击,与曹彬大战岐沟关,宋军大败,伤亡惨重。
?——张岂之主编,张国刚、杨树森本卷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203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教师设问:宋太宗两次攻辽结果如何?(参考答案:两次攻辽均以北宋失败结束。)
教师讲述:宋太宗两次攻辽均以失败告终,7年间北宋损失军队30万人以上,代价惨重。端拱二年(989)正月,宋太宗召集群臣就对辽政策展开了一次大讨论。此次讨论中,有人从总结攻辽失败的教训入手,强调目前将帅无人、财力不支,紧要任务是整顿军政,致力内政;有人描绘了战争给河北地区造成的悲惨景象,希望关注民生;有人还提醒太宗,河北边民对他发动的对辽战争并不拥护,还将辽兵反攻带来的灾难也怪罪于皇上。举朝上下,反战主和成为舆论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太宗不得不重新审视对辽政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辽开始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频频南下攻宋。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九月,萧太后、辽圣宗率兵20万大举南下,直趋黄河北的澶州,对北宋都城开封形成严重威胁,宋廷大震。大臣中多数人主张迁都躲避。宰相寇准对宋真宗说:
材料六??……如果陛下大驾亲征,敌寇自然会逃走……怎么会放弃宗庙社稷跑到遥远的楚、蜀之地,所在之处人心离散,敌寇乘机长驱直入,国家还能保住吗?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宋史·寇准传》(第10册),6405~6406页,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教师设问:宰相寇准面对辽的进攻是什么态度?(参考答案:主战,力请宋真宗亲征。)
教师讲述: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之下,只有宰相寇准等少数人主战,力请宋真宗亲往澶州前线督师,以振作士气。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直入怕有后顾之忧,于是萧太后萌生退兵之意。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经过反复磋商,于当年十二月达成协议,交换誓书,达成协议: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由于澶州古称澶渊,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材料七??通互市,葺城池,招流亡,广储蓄,由是河北民得安业。
????——(明)陈邦瞻撰:《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契丹盟好》(第1册),1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材料八??辽海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三·宋琪》(第26册),91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教师设问:“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出现了什么变化?(参考答案:百姓生活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教师讲述:在宋与辽并立的165年中,两朝和平时期为122年,其失和者仅43年而已。宋与辽的关系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其分期的标志是澶渊之盟。前期,宋为收复燕云十六州,曾多次向辽发动进攻,在屡遭挫折以后,则采取了防守的政策。此后,辽发动攻势,但是也遭遇了挫折。于是在双方都有和意的情况下,签订了影响深远的澶渊之盟。使得宋辽之间维持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尤其是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交往与交融。
通过宋辽和战相关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澶渊之盟的深远影响。
(过渡)北宋建立后,位于北宋西北部的党项族也逐渐发展壮大,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政权——西夏,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如何呢?
(二)党项族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
1?西夏建立
材料九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教师讲述: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期,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文字,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元昊正式即位之后,曾派遣特使携书信前往北宋,向宋廷要求“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北宋政府会作何反应呢?
2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材料十??下诏削夺官爵、取消互相贸易,在边境张贴榜文,招募有人能抓获李元昊或斩首以献的,立即成为定难军节度使。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宋史·夏国传上》(第16册),10380页,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教师设问:北宋对元昊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北宋拒绝承认并打算严惩元昊。)
教师讲述:北宋拒绝承认元昊称帝,并剥夺元昊的官爵,停止互市贸易,张榜边地,招募能擒斩元昊者,即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双方矛盾因此激化,此后元昊不断向北宋发动战争。
材料十一? 元昊虽然多次取胜,但死伤一半人马,众人困乏难以征集,财力不足,国中流传“十不如”的歌谣表示怨恨。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宋史·夏国传上》(第16册),10382页,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教师设问:战争给西夏带来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西夏虽然获胜
损失惨重,百姓希望和平。)
教师讲述:元昊向北宋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并取得胜利。然而西夏伤亡也很大,还得不到实际的胜利果实。战争不仅付出了大量军费,又失去了与北宋贸易带来的财富。西夏与北宋的贸易中断之后,造成西夏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盐、茶叶和布匹来源断绝,给人民带来极大不便;战争使西夏的赋役加重,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互市,又加上西夏境内发生严重的旱灾、虫灾,物资匮乏,西夏统治者在各种压力之下,终于向北宋政府提出议和的要求。北宋经过多次大战,伤亡惨重,也急于结束战争。
庆历四年(1044),双方达成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从此,北宋、西夏的战争减少,双方在边界展开互市贸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通过史料阅读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了解到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原因及影响,深刻体会到和平相处的重要性。
(过渡)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冲突与战争只是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则是经济文化的互补与民族交融。
(三)
碰撞中的民族交流
教师讲述:契丹族、党项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继承,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材料十二??……重九,骆驼山登高,赐群臣菊花酒。
——(元)脱脱等撰:《辽史卷十·本纪第十·圣宗一》(第1册),1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材料十三??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1]尽汉歌。
——(宋)沈括著,张富祥译注:《梦溪笔谈》,7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
教师设问:契丹族、党项族的生活习俗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答案:节日、音乐受到了汉族的影响。)
教师讲述: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在契丹族、党项族吸收汉文化的同时,汉族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材料十四??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百五十三·志第一百六·舆服五》(第11册),35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教师设问:宋朝统治者对契丹服饰文化持什么态度?(参考答案:禁止。)
教师讲述:契丹人的服饰文化,通过辽宋间的边境榷场贸易等途径,对中原北宋王朝的汉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当时已有不少北宋汉民,特别是北宋京都汴梁城的汉人,开始穿着契丹服饰。其中,有平民百姓,也有一些北宋官员,此事曾引起北宋朝廷的极大关注。从宋仁宗朝始,几代宋帝,多次颁诏严禁,但效果不佳。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除了政治、军事上的对峙之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也有着深深的隔阂。但是,各族人民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尤其是生活习俗上的接近,有利于消除文化上的隔膜,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感,促进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
以社会生活习俗为切入点,通过设问引导思考,帮助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材料,了解契丹族、党项族、汉族生活习俗的变化,从而对民族交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深入了解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民族关系。
课堂小结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交融时期,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吸收,互相促进。通过民族交融,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逐渐认同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观念,这为元明清时期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的兴起与北宋的和战
(二)党项族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
(三)碰撞中的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