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3 23: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河水土流失短片
点击画面播放
黄河:我国的第二长河。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最后在山东省北部注入渤海。
huò
nǎi
qīn shí
kěn

yínɡ
kòu
【叫苦不迭】
【忧患】
【媲美】
【悬河】
【不折不扣】
【侵蚀】
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层次。
这篇课文介绍了黄河__________、____
______及其________,告诉人们要________
__,________,否则就会受到____________。
变化的过程
变化
治理方案
保护大自
保护环境
大自然的惩罚
的原因

第一部分( ):写有______________
____之称的黄河,却因______________遭到人们质疑。
第二部分( ):写黄河从一条_______变成一条________,并分析了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________的办法和决心改变__________________。
1、2
“中华民族的摇
篮”
现在的“表现”
3-6
“好河”
“祸河”
这一转变的原因
7
治理黄河
黄河现状的迫切愿望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如何呢?
黄河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
凶猛暴烈
折腾百姓
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是什么使黄河变成了祸河呢?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米~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列数字
作比较
悬河示意图
读第六自然段,思考: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自然因素
气温转寒
暴雨集中
结构松散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人为因素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破坏绿色植被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泥沙越积越多
决口改道频繁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思考:这么多的“越”字说明了什么?
作者连续使用了12个“越”字,强调了人为因素造成了黄河泥沙的增加。以事实为例,分析透彻,点明人类的肆意破坏才是导致黄河变化的“罪魁祸首”。
农作物减产
开垦荒地
水土流失
恶性循环
泥沙越来越多
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为了治理黄河设计了哪些方案?
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修筑水利工程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变化:“摇篮”→祸河
原因:含沙量大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由于我们的人为破坏,黄河变成了祸河,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爱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请同学们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保护黄河的宣传语:
1.黄河清,天下平。
2.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
3.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4.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关于黄河的歇后语:
1.不到黄河心不死——顽固不化
2.黄河里的水——难请(清)
3.跳到黄河洗不清——冤枉
sǎn( )
松散
sàn( )
散步
zhē( )
折腾
shé( )
折本
zhé( )
折断
一、多音字组词。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越是____,人们就越要多________;越多垦荒,________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____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____、____的次数也就越来越____。
减产
开垦荒地
水土流失
泥沙
决口
改道
频繁
三、类文阅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相当清澈。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
黄 河
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
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
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①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说明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人口增长
森林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
河底泥沙越来越厚
河面上升
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②第2自然段中说到黄河“新的问题”指什么?
1.说一说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想。
2.课外搜集更多有关黄河水土流失的资料,跟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