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夜莺的歌声 (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夜莺的歌声 (共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3 23: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夜莺又名黄鸟,体长二十五厘米左右,它不但模样漂亮,且善鸣啭,歌喉清脆甜美,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
R·四年级语文下册
11 夜莺的歌声
踢球
苏蒙塔斯村
挺巧
拧下来

削什么
木屑
口哨
甩胳膊
蘑菇
nǐnɡ
tǐnɡ
xiè

冲锋枪
以防万一
鬼子
ɡuǐ
汉子
滚到
呻吟
shēn yín
烧毁
宛转
wǎn
听惯
挺巧
拧下来
木屑
蘑菇
鬼子
呻吟
宛转






















削 喂 哨 挺 斯 甩 踢
枪 防 鬼 汉 滚 毁 惯

削 喂 哨 挺 斯 踢 枪 防 汉 滚 毁 惯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左右结构

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 )
精神高度集中。 ( )
仔细查问或追问。 ( )
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 )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 )
声音抑扬动听。 ( )
原指集中大家的智慧。现指高度集中注意力。
( )
轻蔑
凝神
盘问
聚精会神
生硬
呻吟
宛转
1.讨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形式概括。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本文记叙了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队埋伏圈全歼德国兵的故事。
概括主要内容要抓住几个要素:人、事、时间、地点。
2.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一、细读描写,认识“小夜莺”。
1.勾画出文中描写小孩语言、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体会。
2.这些句子中表现了“小夜莺”怎样的品质?
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动作描写
在离德国兵“很近很近的地方”,这个小男孩竟然如此悠闲,丝毫也不害怕,可见他很勇敢。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快活”写出了“小夜莺”的性格特点。在这里也反映了他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____、____,说明他胆量超群,机智勇敢。
神态描写
镇定
坦然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从这些对话你看出了什么?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看似小孩子天真的话语,实际在不易察觉中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是代指敌人。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嫉恶如仇。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小夜莺在胡扯,答非所问,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前面敌人多少还有点顾虑,有点警觉,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顽皮的孩子,所以“就不再问了”。
语言描写
分角色读课文
军官:“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夜莺:“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军官:“你这个坏家伙!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夜莺:“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军官:“蠢东西!”
军官:“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夜莺:“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动作描写
这儿为什么要用“好像”一词呢?
看起来“好像”忘了,其实,这是在麻痹敌人。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地游戏,既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又为后面同游击队联络做准备,“学夜莺唱,学杜鹃叫”,以便后来他用不同的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从而顺利地跟着自己走进游击队的埋伏圈,反映了他的机智。
3.除了通过这些对“小夜莺”的直接描写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到“小夜莺”的形象?
军官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
军官的形象:
凶恶
残暴
自作聪明
侧面烘托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游击队员非常关心“小夜莺”。因为“小夜莺”是在用特殊的方式跟敌人斗争,是个小英雄。侧面展现“小夜莺”的英雄形象。
二、深解“夜莺的歌声”,感悟主旨。
1.找一找,课文中“夜莺的歌声”主要出现了几次?
三次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说说你对三处“夜莺的歌声”的理解。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又响了起来说明了什么?
说明机智的“小夜莺”已经发觉敌人,经过思考,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埋伏圈,消灭敌人。说明他很机智,会引诱敌人。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越来越响”说明了什么?
“越来越响”说明“小夜莺”离游击队员的埋伏圈越来越近了。消灭敌人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这儿为什么再次写到了“小夜莺”的歌声?
与课文的开头相互照应,这样使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小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更加突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第一次:站岗放哨,引诱敌人
第二次:传递情报
第三次:继续自己的使命
三次歌声
机智
爱国
说说“小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机智勇敢
胆量超群
热爱祖国
三、突破难点,提升写作。
首尾呼应
填写与下面句子呼应的句子。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削什么东西……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夜莺的歌声
诱敌上钩
引入密林
歼敌成功
继续抗敌
勇敢
机智
爱国
故事链接: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
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次,他将迷路的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听着四面八方响起的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将王二小狠狠地摔在了石头上,并用刺刀将他刺死。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词语搭配。
( )的小路   ( )的歌声
( )的花园   ( )的树木
( )地站着   ( )地微笑
曲折
婉转
空旷
挺拔
凝神
轻蔑
“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中“野兽”指的是___________,表达了苏联人民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课文回顾。
德国侵略者
对侵略者憎恨
书名:《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主要内容:突如其来的炮火打乱了卓娅和舒拉一家宁静的生活。姐弟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最动人的生命答卷。青春、生命、阳光、笑脸在战火纷飞中消逝,留下的是两个小英雄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是两个孩子对祖国、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他们母亲最深沉的爱。
3.推荐阅读。
1.这个故事真吸引人,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对话较多,朗读时要注意运用不同语气语调,读好文中的对话。小夜莺的话语要读得童声稚气、天真活泼。军官总是想从小夜莺口中得到一些信息,他的话语中有诱骗,有恐吓,也有企盼,因此军官的话语要读得狡诈、阴冷而又带有期冀。
* 课后习题解答 *
2.我们来讨论讨论:“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
参考答案:
“夜莺”先是唱歌吸引德国兵的注意,在军官反复盘问时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地回答,让德国军官相信他,将计就计答应给德国兵带路。然后把德国兵带进了游击队早就埋伏好的密林,用夜莺和杜鹃的歌声来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3.课文中有些句子含着一定的意思,如,“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让我们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参考答案: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这些话有虚有实,但是都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1.阅读课文。与同学畅谈自己读完本文的感想。
2.积累好词、佳句。把本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3.搜集其他关于战争题材的故事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