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教学内容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教材24~2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技能目标: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难点:掌握探究方法,学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
学具准备
各种三角形、剪刀、量角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提问:这些三角形在争论什么??
教师:是在争论关于自己内角和的大小。
2.教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内角和)
讲解:三角形内两条边所夹的角就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
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提出问题。
1.你认为谁说得对?你是怎么想的?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一下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学生可能会说:用量角器量一量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把它们加起来,再比较。
(二)探索与发现。
1.初步探索。
(1)量一量。
了解活动要求:
A.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标注。(测量时要认真,力求准确。)
B.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三角形内角和。
C.讨论:从刚才的测量和计算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2)提出猜想。
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度左右,那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是否成立呢?我们要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引导:180°,跟我们学过的什么角有关?我们课前准备了各种三角形纸片,你能不能利用这些三角形纸片,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一个平角呢?
(1)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
(2)分组汇报,讨论质疑。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
①撕拼的方法。
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
教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否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
②折一折的方法。
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然后另外两个角相向对折,使它们的顶点与
角1的顶点互相重合,证明了各种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
3.课件演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孩子们,三角形内角和到底等于多少度呢?”
学生一定会高兴地喊:“180°!”
(2)总结方法,齐读结论。
教师:我们通过动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了一个平角,成功的得到了这个结论,让我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
(3)解释测量误差。
教师:为什么我们刚才通过测量,计算出来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正好180°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存在一的误差。实际上,三角形内角和就等于180°。
三、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现在你知道这些三角形谁说得对了吗?(都不对!)
学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齐读)
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虽然不同,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四、课堂应用,巩固加深。
1.试一试。
数学课本25页。
2.练一练。
(1)数学书25页第一题。(生独立解决。)
(2)数学书25页第二题。(动手量一量。)
拼成的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五、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26页4、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