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A)
一、字词跷跷板。
1.看拼音,写词语。
(1)远处传来了mǎ tí( )声,草原人民很有lǐ mào( )地欢迎我们,为我们表演了shuāi jiāo( )。
(2)在开往xīn jiānɡ( )的列车上,他xiàn rù( )了沉思和回忆之中,那些儿时的往事似乎又慢慢qīnɡ xī( )起来,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2.用“ ”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拔转马头,欢呼着,飞弛着,在汽车左右与前引路。( )
(2)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淅,都是晕黄一体。( )
(3)“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
3.选择小高手。
(1)疾:A.疾病 痛苦 B.痛苦 C.急速,猛烈 D.痛恨
积劳成疾( ) 大声疾呼( ) 不知疾苦( )
(2)“一碧千里”描写了( ),“翠色欲流”描写了( ),“万古长青”描写了( )。
A.绿的程度 B.绿的范围 C.绿的时间
4.用“立”字组词并填空。
(1)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风火山高高地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二、句子训练营
1.按要求写句子。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缩句)
(2)突击队员修成了青藏铁路。(把句子写具体)
(3)蒙汉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改为陈述句)
(4)草原的景色美极了!(改写成比喻句)
2.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A.设问 B.疑问 C.反问
(1)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
(2)孩子们现在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呢?( )
(3)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解决氧气问题?( )
3.判断天地。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在后面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3)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
(4)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
三、课文传真室。
1.写一写描写西部的诗句。
(1) ,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2)大漠孤烟直, 。(王给《使至塞上》)
(3)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不用 ,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 ,又 ,既 ,又 。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 穿着各色的衣裳。
四、语文与生活。
就读于江苏省宿迁市(邮政编码224000)第一小学五年级(2)班的王兵同学要给湖南省长沙市(邮政编码:410000)第一小学五年级(1)班的表姐李娜写封信,请你替王兵同学写个信封。
□□□□□□ □□□□□□
五、阅读欣赏吧。
(一)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真,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 ) 软弱——( ) 表白——( )
3. 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各写一个句子。
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哪三个特点?
(1) ;(2) ;(3) 。
5.文中画“ ”的句子是(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设问句
请仿照这种句式写一句话:
6.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请联系课文想想,爸爸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
(二)西部印象
廖 奔
对我来说,西部印象首先是写荒凉、遥远、新奇和异域风情连在一起的。她是众山之巅、江河之源,茫茫无边的黑色大戈壁、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但她也是丰润的绿洲、肥茵的大草原、淙淙的雪山泉水、悠扬宛转的牧歌。她是葡萄架下的笑声、旋转的裙子、飘舞的辫子。她是油滋滋粘满孜然的羊肉串、大块白嫩嫩蘸白盐的手抓羊肉。
西部是东西主的通道,是连接欧、非、亚三洲的大陆桥。她是上古开通的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商队、和平与繁荣的使者,是驼背上诱人的香料与丝织物,是大车里精美的瓷器和工艺品,是艰难的长途跋涉,是艰苦的辗转旅途,是阳光下欢快的驼铃。
西部曾有过极盛的繁荣,因而在古代,人们对她并没有遥远的感觉。节使出塞是常事,立功异域为殊荣。唐代大诗人李白,甚至就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他仗剑去国,白发飘零,游历和歌咏遍了祖国的山水。
50年来的西部,是铺天的麦地,是无际的棉田;是井架,是运油车,是输油管;是原子基地、是内地支边,是生产建设,是强大国防,是赫赫国威。
眼下,西部就要发生一场更大的变化,她将成为人类文明的奇迹,21世纪的硕果。
啊,西部,我无法预知你未来的笑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形容诩。
( )的黑色大戈壁 ( )的牧歌 ( )羊肉串
( )的黄色沙漠 ( )的绿洲 ( )的大草原
2.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然后再解释成语。
络绎不绝:
长途跋涉:
3.认真读短文,找找哪些语句与本组课文内容相关。
(1)与《草原》相关的语句:
(2)与《白杨》相关的语句:
(3)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语句:
(4)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相关的语句:
4.短文的第1自然段写对西部的 ;第2自然段写西部的 ;第4自然段写西部的 。
5.短文中了作者对西部的印象。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西部有了怎样的印象?请简单写一写。
六、写作练兵场。
1.本组课文描绘了西部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让我们学学作者的样子,用书信格式向远在西安市莲湖区希望小学五年级的张诗诗同学(邮编:710014)介绍我们家乡的某一处景物,如公园、校园、果园、田野等,并邀请她到这儿来玩。
2.以“我真后悔”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自己后悔的一件事写下来,把经过写清楚,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与提示
第一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
一、1.(1)马蹄 礼貌 摔跤 (2)新疆 陷入 清晰
2.(1)拔→拨 弛→驰 (2)淅→晰 晕→浑 (3)辨→辩
3.(1)A C B (2)B A C
4.(1)挺立 (2)矗立 (3)耸立
二、1.(1)石雕 矗立在玉祥门外。
(2)斗志高昂的突击队员终于修成了造福广大民众的青藏铁路。
(3)蒙汉情深不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草原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一样,碧波荡漾,美极啦!
2.(1)A (2)C (3)B
3.(1)× (2)√ (3)× (4)×
三、1.(1)九曲黄河万里沙 (2)长河落日圆 (3)风吹草低见牛羊
2.(1)只用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翠色欲流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男女老少
五、(一)1.白杨
2.刚强 懦弱 表达
3.不管……不管…… 总是……也……
造句略
4.(1)直 (2)高大 (3)生命力强
5.C 爸爸的心思,孩子们现在就能理解吗?当然不会。
6.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的写照。
(二)1.茫茫无边 悠扬宛转 粘满孜然 一望无际 丰润肥茵 青翠欲滴
2.断。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从水里走过去;泛指从水上经过。 指远距离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3.(1)但她也是丰润的绿洲、肥茵的大草原、淙淙的雪山泉水、悠扬宛转的牧歌。她是葡萄架下的笑声、旋转的裙子、飘舞的辫子。她是油滋滋粘满孜然的羊肉串、大块白嫩嫩蘸白盐的手抓羊肉。
(2)她是众山之巅、江河之源,茫茫无边的黑色大戈壁、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
(3)她是上古开通的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商队、和平与繁荣的使者,是驼背上诱人的香料与丝织物,是大车里精美的瓷器和工艺品,是艰难的长途跋涉,是艰苦的辗转旅途,是阳光下欢快的驼铃。
(4)五十年来的西部,是铺天的麦地,是无际的棉田;是井架,是运油车,是输油管;是原子基地,是内地支边,是生产建设,是强大国防,是赫赫国威。
4.整体感受 文化 五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