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形容说:“这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前言
思考:这些照片反映了农民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
材料一 “凡尚未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团体,经过清除土匪恶霸、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等项步骤,实现耕者有其田。”
--《共同纲领》
材料二 “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使中国工业化,是需要巨大的资金的,而没有资金,没有数百亿银元的资金投资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那就不要想加快我们的工业化。”
--1950年,刘少奇《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不讲政府恩赐,而是要推翻封建统治,树立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提高农民阶级自觉性,发动阶级斗争,使群众自求解放,实现‘土地还家’。这就要求不同于旧时代的‘改朝换代’,不同于某几个皇帝君王用恩赐办法,‘均土地,抑豪强’,实行‘让步政策’。而是要粉碎旧的反动统治权,代之以人民政权,彻底推翻乡村的旧秩序,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使中央政府获得巨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政令统一通行等诸多好处。”
--曾任中南局秘书长的杜润生(当年领导了中南地区土地改革)回忆
”
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3)为工业化铺平道路。
(4)巩固人民政权。
”
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
1950年8月20日,政务院公布《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全国农村全部开始划成份。
“凡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为生的为地主。其主要剥削方式是收取地租,占有或租人土地、有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及活动资本,参加小部分劳动但主要以剥削雇佣劳动为生的为富农。占有或租人土地、有相当工具、直接从事劳动并以此为生的是中农。租人土地来耕作、有不完全工具、受地主、受农剥削的是贫农。全无土地和工具、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是工人(含雇农)。 ”
”
”
阅读课文,迅速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主要内容、具体实施和结果。
材料四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五章第三十条
图片历史
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是1952年1月20日,由陕西省兴平县人民政府颁发给第二区二乡合家庄村民郭彦全。土地房产所有证明确郭彦全一家有房屋三间,宅基地
2分4厘,可耕地五段10亩5分5厘,非耕地三段11亩9分9厘,为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予、出租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
”
1.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些土地呢?
2.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延伸探究
”
讨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
”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下列对我国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的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课堂练习
3.下列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实现了统一
”
课堂练习
“起三更,闹三更,月色满田塍;
社员浑身劲,漏夜赶春耕!
起三更,闹三更,桥上月光照人行;
拿起担挑和秧版,赶风赶水赶时令!”
---1957年11月,芦荻《田园新歌》
合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