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12章第1节《杠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12章第1节《杠杆》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14 09:2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杠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避.?
  3.理解杠杆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画杠杆示意图和力臂,训练作图、识图的能力.?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独立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的示意图和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画出杠杆示意图和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
  钉有图钉的木板、垫木、螺丝刀、羊角锤、扳手、杠杆、?
  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直尺、细线、相关多媒体课件等.?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拔图钉”的活动引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利用工具的必要性及其作用.接着列举一些生活常见的工具,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相联系,让学生观察工具的使用过程,找出其共同之处,从而认识杠杆.通过体验一些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体会这些杠杆的五要素.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验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德国最大的机械臂,它可负载1吨.它神奇的力量令我们惊叹.如此复杂的机械其实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二)合作探究?
  1.杠杆?
  活动一:拔钉子?
  木板上钉了一些钉子,你能直接用手把它拔出来吗?如果不能,老师为你提供了羊角锤、老虎钳、螺丝刀还有一个小木块,请选择合适的工具把图钉拔出来.?
  活动二:认识杠杆?
  请一个同学演示一下拔钉子的过程,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方便、省力??
  生活中有许多任务都是用类似的方法来完成的.请观察老师展示的图片中的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物理学中,将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活动三: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第3页,认识几个与杠杆相关的名词.?
  展示交流?
  请一个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以螺丝刀撬图钉为例,教师和学生一起作出杠杆的五要素.学生观察扳手开瓶的视频,找出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学生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动手体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剪刀剪树枝,用镊子夹砝码,用钓鱼杆将鱼吊离水面.体会这些杠杆的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在哪里.?
  展示交流?
  请小组汇报实验的体会.请同学们在学案上作出这些杠杆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作图、展台展示.?
  释疑解惑?
  对杠杆的认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提问,其它同学帮助解答.如杠杆是否必须是直的?力臂必须在杠杆上吗?如何正确的画出力臂??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点拨?
  杠杆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平衡状态呢?我们在实验时让杠杆处于哪种平衡状态方便呢??
  观察讨论?
  (1)拿出直尺悬挂(图1),一端高一端低,待其静止,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吗??
  (2)在杠杆一端加上两个钩码,松手,问这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吗??
  (3)再在杠杆另一端加上两个钩码,松手,问这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吗??
  (4)再移动一侧钩码的位置,松手,问这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吗??
  (5)要使杠杆平衡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自己动手探究.?
  学生实验时教师拍摄出学生的实验过程.?
  教师点拨?
  这是老师随机拍摄的同学们实验过程,大家注意观察他们的操作,看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播放第一个同学的实验视频.?
  交流展示?
  这位同学没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加钩码.加了钩码后又来调平衡螺母.?
  教师点拨?
  刚开始为什么要调节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
  交流展示?
  刚开始调节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消除了杠杆重力的影响以便于测量力臂.?
  播放第二个同学的实验视频.?
  交流展示?
  第二个同学的错误是弹簧测力计没沿竖直方向拉.?
  教师点拨?
  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要沿竖直方向拉??
  交流展示?
  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拉力的力臂就在杠杆上便于测力臂.?
  请同学们改进自己的操作,继续探究.?
  学生继续改进操作实验,展台展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教师点拨?
  一组数据就能看出关系了,为什么还要进行多次测量呢??
  交流展示?
  多次实验能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