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有哪些?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一是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思考: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标学习要点: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第20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初步建立1949.9 北平时间、地点:与会代表内容——具有广泛性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确立首都、国旗、代国歌和纪年法作用:代行 职权,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背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筹建新中国被提上议事日程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全国人大 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确立了国家的架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意义:初步建立了 制度。1956年“八字”方针的提出性质: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3.发展到新阶段:2.初步发展:政协会议职能转变(54年人大召开后)1982 年“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P99)4.完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初步建立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延 伸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历史证明在两半社会的中国,民主党派的救国方案行不通。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因而由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任务是当之无愧的;(2)历史上民主党派为创建新中国也做出了努力,并且和民主党派搞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也有利于中共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情况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一次会议于3月5日开幕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8年2月4日
【星岛网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全国政协办公厅2月4日宣布,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此前全国政协会议已经宣布将于3月3日举行。新闻资讯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指根据民主集中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根本政治制度)1.1949年的《共同纲领》确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时间、地点:内容1954年 北京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意义: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54宪法”的内容?原则?性质?
内容:规定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
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拓展探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全国人民资产阶级民主集中制分权与制衡——《共同纲领》规定3.意义1.概念2.建立与发展(1)产生——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2)发展(3)初具规模——1965年全国已有五个自治区、
一百多个自治县(旗)民族区域自治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最早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拓展探究比较我国民族自治区域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 社会制度不同:实施群体不同:主要作用不同:享有的权力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前者是少数民族同胞当家作主;后者是港澳同胞当家作主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后者享有高度自治权;前者没有各民族大团结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基本的政党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一根二基”思考:这三种制度有什么共同点?
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是什么?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人民当家作主,其内容有三:
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思考: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希望大家
回去做好预复习工作,谢谢。同步练习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民主革命纲领A 2.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BA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开始B5、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8年;D1982年6、我国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青海自治区BB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政协一届会议与会代表以上与会代表的组成体现了怎样的情况?代表的广泛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体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选民县、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代表产生)(选出代表产生)间接选举人民当家作主2003年召开十届全国人大下面是一组反映人民代表大会活动的图片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监督权立法权基诺族 珞巴族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在10万以下的民族被称为人口较少民族,这样的民族共有22个,总人口63万人。其中基诺族20899 人,珞巴族于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仅有2300余人 ,按照人口比例他们不足以在全国人大拥有代表名额。然而,实际上这两个民族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代表的名额。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少数民族人民亦能当家作主。 我选的代表在干什么?
北京公民石树仁在报上载文称:“虽然我每次都参加人大代表选举,可至今不知道我选的代表的性格、人品、经历等等。他有无参政议政的能力?他对政府是如何监督的?他为我做了什么?他会不会恪尽职守?在通过区政府人选时,他投的什么票?等等,我一概不知,我想,我该有知情权。”(2001年3月2日《中国经济时报》)这一声音,应该说有相当的代表性。选民们感到,不了解自己的代表在干什么,特别是在闭会期间。应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民族多?苗族傣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朝鲜族黎族壮族瑶族藏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