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6.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05 15: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概念,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重点:政治协商制度、人大制度、民族区域制度
难点:认识三大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自主学习
一、前提:新中国成立
1、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发展历程:
①初步确立:1949年政协(内容)
A、通过通过《 》,它具有 职能 , 性质。
规定:我国社会性质是 ,还规定 。
B、选举:
C、决定:
②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职能由__________变 _
③1956年新阶段:“____________ ____ ”
(2)特点:
(3)作用: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产生方式:
(2)确立: ,颁布了《 》,此宪法规定了 是最高权力机关。宪法体现了 、 原则,是 宪法。
(3)特点:
(4)地位:
3、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建立原因:①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③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
(2)含义:在 统一领导下,各少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 和 ,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 。
(3)原则:
(4)实行状况:
(5)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 的愿望,实现了 ,也保证了 和 。
☆课堂探究:
探究活动一:新中国建立后,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中国既不像西方一样建立两党轮流执政,又不像苏共一党统治,让他们感到十分好奇。为此,我国召开新闻发布会,请你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向中外记者介绍我国的政党制度。(介绍包括它的发展、职能、作用、特点)
☆探究二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美国议会制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新社13日报道,联邦选举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民主党对手贝拉克·奥巴马筹款近两倍于共和党的麦凯恩,达到4.54亿美元,花费3.77亿美元
材料二 十一届人大会议代表的组成:中共代表占65%以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共有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归国华侨代表35名;妇女代表637名,占代表总数21.33%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其中有3名农民工代表。
(1)根据材料一、二,两国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两党所代表的阶级本质有何不同?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1、修改宪法
2、制定法律
3、监督宪法的实施
4、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
(3)根据材料三回答,人大有哪些职权?
材料四 美国国会有下列各权
1、赋课并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输入税与国产税,偿付·····。但所征各种税收····应全国划一;
4、制定全国一律之归化法规及破产法;
(4)根据材料四回答,美国国会有哪些职权?
列表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
比较点 人民代表大会 资产阶级议会制
阶级基础不同
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
职权
☆自主思考题: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治区都设置在哪些地方呢?
②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③自治机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
***课后巩固练习: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根据材料回答,该宪法有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
内容:
体现的原则:
(3)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是 宪法。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毛泽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政治基础,主要体现在
1 树立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 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确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后两者是国家机关,应该接受前两者的指导
B、中国共产党,各级人大均有他们的代表
C、人民政协和各级人大多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提供了渠道,他们都是统一战线组织
D、各民主党派和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对党的大政方针发挥政治协商作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的本质区别是
A、性质不同 B、机关组成人员阶级基础不同
C、职权不同 D、政党制度不同
4、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率先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D、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创立 
1、初步建立:1949年政协会议                   
2、正式确立:一届人大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则、性质                  
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1、 概念
2、确立标志
3、原则
4、实行状况与意义
5、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 
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