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下册初一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下册初一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08 18: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历史单元检测(二)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50分)
1.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2.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 B.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3.宋朝既是造船业发达的城市,又是著名的港口城市的是
A 广州、泉州 B 广州、临安 C 开封、临安 D 泉州、临安
4.女真族是唐朝时期的 ( )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黑水靺鞨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
  A.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C.赞美东京的繁华 D.赞美临安的繁华
6.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 )
  ①福州②广州③泉州④明州⑤杭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7.《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
  A.东京 B.杭州 C.广州 D.景德镇
8.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 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
9..南宋时,棉花的种植从两广、福建扩展到:( )
  A.海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流域
10.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 )
A.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已知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泥活字印刷的 B.指南针在南宋时应用于航海事业
  C.北宋在与辽、西夏作战时经常使用火药武器 D.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
12.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优良作物品种是: ( )
A.茶树    B.棉花     C.柑桔    D.占城稻
13.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 )
  A.泥活字   B.木活字  C.锡活字   D.铜活字
1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5.北宋的肉食主要是( )
  A.鱼类   B.牛肉    C.猪肉     D.羊肉
16.宋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 )
  A.马车   B.驴车    C 牛车    D.轿子
17.宋代没有以下哪个节日?( )
  A.春节   B.元宵节   C.劳动节    D.中秋节
18.把指南针传到欧洲去的是:( )
  A.日本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拉伯人
19.下列关于元朝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元世祖令人开通了两段运河 B.元朝粮食运输后来以海运为主
C.元代海运从杭州出发,到达直沽 D.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20.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21.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
22.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苏轼   D.关汉卿
24.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诗歌   B.散文   C.词     D.戏曲
25.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
  ①苏轼 ②李清照 ③辛弃疾 ④陆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30分)
1.1271年, 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
2.南宋初年,抗金名将 取得 大捷,打败了金军主力骑兵。
3.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 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 ,历史上称为南宋。
4.宋代著名的大词人有 、 、 。
5.《资治通鉴》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
6.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人们称他的画属于“ ”。
7.南宋著名的抗元名将是 。
三、识图题(10分)
1.(1)此图叫什么?最早出现于何地?
(2)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2.
(1)他是谁?(2)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三、问答题:(10)
1.宋金对峙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2.北宋是怎样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