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劳动欢哥(演唱)《拉山号子》课件(22张PPT)+教案+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劳动欢哥(演唱)《拉山号子》课件(22张PPT)+教案+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3-14 11:50:41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他们的口令有什么特点?问答:一领众和 重复口令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通过一领众和的形式重复口令或吆喝声。
这种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音乐,叫做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拉 山 号 子侗族民歌问:这首歌曲的吆喝声有什么特别?边听边思考答:由侗族语言,嗬、嘿扎拉组成。请跟老师节奏念一念VVVVVVVVVVVVMain deaAdd the text hee请你用紧张有力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VV在符号上方。有这个符号的音符,要唱得比其他的音(强)一些重音记号:> VV再听《拉山号子》片段,判断其劳动状态

f
VV请将强弱变化加入歌曲演唱中,注意换气。请你边唱歌,边和老师做动作,
感受劳动号子的魅力吧。生活中,你知道还有什么劳动要喊号子吗?请你用紧张有力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VV接力版二年级下册《拉山号子》教案
教材分析:
侗族民歌,“拉山号子”是在拉木时唱的劳动歌,起着协调动作,使每个人步调一致、用力统一的作用,也可以集中各人注意力,鼓舞士气,调动劳动热情与干劲。
学情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这个学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注意力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我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的学科特点,以聆听为基础,以感受为重点,把握教材编写的核心意图,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我将采用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教学结合教学法,设情景教学法,律动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重音记号在歌曲之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掌握强弱符号在歌曲之中的运用,用刚劲有力的声音唱出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了解侗族人民的习俗和感受劳动号子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并唱出劳动号子的刚劲有力,粗狂豪放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并唱准歌曲中带有重音记号与力度渐变的乐句。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拉力绳、锣鼓
课型:演唱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视频导入《锦上添花》片段播放问:他们的口令有什么特点一领众合重复口令
[显示课件]:劳动号子的定义
师:重复喊口令,是为了统一发力,劲往一处使,统一步伐。这种就是劳动号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也同是拉木是唱的劳动号子。引入课题:侗族民歌《拉山号子》
(三)新课教学
1.介绍侗族风俗习性。
2.带着问题首听歌曲
问:这首歌曲的口令声是什么?(首听音乐)
3.师领生答按节奏念歌词。
4.师领生答跟琴声学唱歌谱。
5.生套词演唱
6.二听《拉山号子》感受其劳动状态。
问:这时的节奏、旋律是怎样的?答:紧凑、粗犷豪放。
归纳:这样的劳动号子在音乐上有何特点?(选择性启发)
板书:音乐特点——音乐
性格:坚定、豪迈、粗犷;
音调:紧张有力;
节奏:律动性;
7.用紧张、有力的声音一唱一和演唱歌曲。
8.强调重音记号与歌曲特点联系再次演唱。
9.引入情景:听号子声判断远近。
f:近mf:远P:很远渐强:由远到近 根据符号练习
10.把强弱练习带入歌曲里再次演唱。
11.模拟劳动(拉绳子)边唱边玩,感受劳动号子的魅力。
(四)拓展巩固:
劳动号子的节奏强而有力,能统一步伐、协调动作。想一想,生活中你知道有什么劳动或运动要喊号子?赛龙舟、拔河、抬轿子、挑水……现在老师请你们看生活中的一个劳动场面。
(五)总结启示:
孩子们,劳动者是美丽的,劳动能是人们富裕和幸福,我们要热爱劳动,善于劳动。在这新时代,争当爱劳动,爱生活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