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劳动欢哥(听赏)森林铁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劳动欢哥(听赏)森林铁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3-14 12: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铁匠
【教学内容】《森林铁匠》
【教材分析】
《森林铁匠》是德国作曲家特奥多尔-米夏埃利斯(1831-1887)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作品,使曾被列为最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之一,也是一首写实性的音乐作品,乐曲描绘了勤劳的铁匠一清早就来到作坊,打开炉盖,拉起风箱,铁匠们举起铁锤用力敲打到最后铁器打成,铁匠们欢呼雀跃的场景。他把打铁劳动描绘得非常形象、具体。这是首单三部曲式的乐曲,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对乐曲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乐曲的各个乐段。在对音乐的聆听、体验、创编节奏中,自然地渗透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展现音乐课堂教学的综合性。音乐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听、唱、奏、演、舞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感知、体验、鉴赏、表现音乐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二、体现音乐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课在为乐曲《森林里的铁匠》主题旋律伴奏这一环节时,试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体验合作、合奏带来的音响上的丰富感,从而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绪,渲染课堂的气氛,体验“快乐”的内涵。
三、创编节奏时,用家里废旧材料自制的小乐器来为乐曲伴奏,可以提高废物利用价值,提倡环保,发现自己身边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在欣赏乐曲《森林里的铁匠》教学过程中,初步感知乐曲的欢快的情绪,铁匠打铁时的快乐和打铁成功后的喜悦心情,并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分享劳动带来的快乐。
2. 学会在情景化的律动过程中,用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听、唱、奏、即兴表演和创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展开音乐学习活动。
3. 学生能正确使用小乐器和自制乐器,了解其不同的音色特点代表的音乐形象,能为乐曲《森林里的铁匠》伴奏,和打铁的律动来表现乐曲。
【教学重点】
熟悉乐曲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律动、小乐器演奏,来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特点,用不同的乐器来进行伴奏,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涵。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自制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律动表演《理发师》
师生问好
初听乐曲《森林铁匠》
(一)初听全曲
提问:“乐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音乐中有一种特别的声音,你来猜猜看这是哪种劳动时发出的?”
(二)引出课题《森林铁匠》
1、介绍打铁知识,观看打铁视频
2、模仿打铁动作:打铁、拉风箱
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开始,在《理发师》的歌曲律动中进入课堂,不仅复习旧知,烘托出本课爱劳动的主题,还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中来。初听乐曲,引导学生从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角度对乐曲有个初步的感知,音乐中出现的打铁的声音,引出课题。通过介绍打铁的知识,观看打铁的视频,模仿打铁的动作,让学生对打铁有个直观的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复听第一乐段 熟悉主题旋律
(一)跟着音乐节拍模仿铁匠打铁的动作
问:你打铁时的心情怎么样?
(二)尝试演唱第一乐段
1、放慢跟老师演唱
老师帮助指导演唱前八后十六音型节奏
3、跟原曲速度,边打铁用“当”哼唱,遇到没有听过的乐句就“插腰”来表示
问:我们学唱的旋律出现了几次?
(三)为第一乐段伴奏
根据相应小乐器的节奏型进行练习
听音乐和老师的指挥,一组组轮流演奏
听音乐,一组组加入演奏
“谈一谈加入演奏的效果和轮流演奏效果有什么不同?”
老师三角铁加入合奏
“三角铁模仿了哪种声音?”
前半部分加入演奏,后半部分小铃继续和老师的三角铁合奏
设计说明:
通过音乐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和铁匠打铁的愉快心情。
在律动模仿,学唱旋律,小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下,一遍遍熟悉主题旋律,对主题旋律加深印象,并在多种方式下表现和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欣赏全曲 熟悉第二乐段
1、听全曲:问1“听一听,乐曲的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2“想象一下,铁匠打铁的情景有什么变化?”
跟着音乐模仿打铁
问:这一遍打铁动作和前面可以有什么变化吗?
分乐段小结
引子——乐段1——乐段2
说说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
并想象情景故事
设计说明:
本环节欣赏乐曲的第二主题旋律,与第一主题旋律作对比,感受第二主题旋律更为热烈的情绪。引导学生从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作比较,学生能听出两个主题乐段的不同,切身去感受与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五、拓展引子 乐段小结
1、创造森林情境
问:“除了鸟的声音,森林里还有可能有什么声音?”
2、模拟音响小游戏
根据小乐器和自制乐器,交流自制乐器如何发出声音,可以模仿什么声音?
跟老师合作,丰富引子部分
设计说明:
在模拟音响小游戏中拓展乐曲的引子部分,通过课堂小乐器和生活用品自制乐器,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来模仿大自然和动物的音响,来丰富表现乐曲的引子部分。培养学生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来模仿乐曲中的声音。同时也培养了废旧品重新利用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分段,并尝试说出不同乐段的速度、力度、情绪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想象不同乐段的内容和情景故事。
七、综合表演
1、引子部分用自制乐器来营造森林氛围
2、乐段1,用打击乐器来丰富乐曲
3、乐段2,用打铁的律动动作来表现歌曲
八、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