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教案+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教案+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14 14:50:21

文档简介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发现式教学: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一些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结合已经学习的化学物质如水、溶液和营养素,促进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趋向完整和深入。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科学生活需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物质的组成,生物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等)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身边各类疾病的发生)出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思路说明
?本课题的重点是介绍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取以下策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知识竞赛,选出主持人、裁判组作为学生领导小组,由该小组进行活动设计,分组、出题、给出答案,学生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展工作。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正确了解某些元素(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组织研究小组开展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化学信息;
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查看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和药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科学饮食,懂得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平衡营养、合理膳食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微量元素和常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
微量元素和常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合作探究一
1、问题讨论
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 /
引出课题,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4~P95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屏幕投影: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2、交流:学生阅读,课堂交流。
3、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发言。媒体展示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合作探究二
1、问题讨论
根据教材和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钙元素的认识。
2、交流:学生阅读教材P95~P97内容。并积极讨论。
3、展示:分小组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
角色扮演:课前精心挑选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课堂上出其不意地演出如下一幕:一位“老人”突然从教室后走向讲台,在跨上讲台时,故意摔了一跤,“老人”痛得呲牙咧嘴地坐在讲台上,用双手捂住一只腿(作痛苦状),口里自言自语:“怎么又把腿摔断了?”教师乘机提出如下问题: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自然地转入到怎样科学补/钙上来。
4、拓展延伸:如何科学饮奶?你知道生产商用什么方法来保存鲜奶吗?/
投影:学生讨论后投影:
喝牛奶的误区常见的有:
①饮袋奶、不加热。袋奶采用75 ℃左右的巴氏灭菌法,没有高温瞬间灭菌彻底,故袋奶中残留有细菌,因此,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
②空腹喝牛/奶。空腹饮/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喝牛奶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
③食物搭配不当。牛奶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牛奶与香菇、芹菜、银耳等配合食用,对健康大有益处。
④饮奶时间安排不当。喝牛奶以每天早、晚为宜。清晨饮奶能充分补充人体能量;晚上睡前喝奶具有安神催眠功效。
合作探究三
1、问题讨论
根据教材和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碘元素的认识。
2、交流: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讨论。
3、展示:分小组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
投影: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5~50毫克(平均35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属于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肌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泌激素过量或不足,势必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如较常见的甲状腺肿/大。
问题:预防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通过讨论得出补碘的有效途径是食用含碘食盐。
合作探究三
1、问题讨论
①对照表小组讨论锌、铁、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②家里炒菜做饭使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③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2、交流,小组展示/
另外我们再介绍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硒:生命的奇效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能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但是摄入过量会使人中毒。 锌:智慧元素,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锂:能改善造血功能状态,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锶:可以强壮骨骼,降低人体钠的吸收,有利于人体血管的活动。 微量元素同其他元素一样,受体内平衡体制的调节和控制。摄入量过低,会发生某种元素缺乏症;但是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积聚在生物体内也会出现急、慢性中毒,甚至成为潜在的致癌物质。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土壤和水中缺锰,可能是芬兰和中国某些地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 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
2.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无机盐
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主要有C、H、O、N)
?? 常量元素(主要有Ca、P、K)—含量超过0.01%
?? 微量元素(主要有Fe、Zn、Se、I)—含量不超过0.01%
3、?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Ca。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钙、钠、钾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2、? 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微量元素:必需元素 ???非必需元素 有害元素
教学反思
本课题重点要求掌握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属于化学新课程的核心内容,只需适当拓展知识的应用范畴,加强联系生活、社会实际,丰富生活常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他们已有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学习中的指导作用。本节课我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使枯燥的内容显得如此鲜活,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以图片切入,触目惊心,身边事例,真实可信。可谓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化学元素究竟与我们人体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认识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确立的三维目标,力求做到:在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课件20张PPT。【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正确了解某些元素(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4.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组织研究小组开展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化学信息;
5.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查看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和药效;
6.通过学习,学会科学饮食,懂得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平衡营养、合理膳食的意识和习惯。
人体中的元素含量:探究点一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人体中所含的元素
(50多种)按人体中的元素含量划分为 常量元素
(含量>0.01%) (共11种) 微量元素
(含量<0.01%)K 、Na……CaFeC、H、O、N
(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IZnSeF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 ,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因此,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人更多的钙。探究点二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琳琅满目的各种补钙品常量元素作用存在体内含量过低
或高过的影响钠(Na)钾(K)Na+形式 细胞外液K+形式 细胞内液Na+和K+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长期出汗过多、腹泻等情况会发生钠缺乏症,造成生长缓慢、食欲减退、肌肉痉挛等。长期摄入过多的钠将导致高血压 碱中毒、腹泻、糖尿病等情况会发生钾缺乏,造成心跳不规和加速、心电图异常、肌肉衰弱和烦躁,最后导致心搏停止微量元素
(含量<0.01%)必需元素:Fe、I 、Zn、F、 Se
非必需元素:铝Al、钡Ba、钛Ti等有害元素: 汞Hg、铅Pb、镉Cd等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锌硒碘影响人体发育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海产品 肝脏、奶类、蛋类、豆类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主要来自于饮水海产品、加碘盐动物脏器、海产品、蛋等。铁1.对人体的作用:在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铁无论在重要性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居于首位,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全身含有4g- 5g铁,相当于一颗铁钉的质量,其主要作用是:2.缺乏: 缺铁性贫血3.过量: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中毒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并能帮助氧气运输4.食物来源: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2.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3.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对人体的作用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肌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 4.食物来源:海产品、加碘盐。碘 锌会影响人体发育,缺锌最常见的病因是膳食不平衡。锌缺乏的特征:
1.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
2.皮肤粗糙、干裂
3.味觉失去灵敏度,毛发色素变淡
4.指甲上有白斑,创伤愈合较慢等
5.孕妇缺锌甚至可能出现
胎儿畸形 锌氟骨病氟元素过量缺乏会患皮肤角质化VaVc铁碘硒钙缺乏会患贫血症缺乏会患坏血症缺乏会患夜盲症缺乏会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连连看氟缺乏会患龋齿 人体中所含元素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吗?
你知道哪些有害元素?汞的危害:
去年中央台CCTV2的3·15晚会上,曾经披露了某美白护肤品中汞含量严重超标的问题。
长期接触汞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严重者可以合并性格改变、口腔炎和双手震颤等症状。 史料:罗马帝国的灭亡 据记载,古罗马特洛伊贵族35名结了婚得王爷,半数以上没有生育,其余的王妃虽然有了喜,但生下的只有少数几个低能儿,皇室几乎没有嫡生的子女。随着统治集团的衰落,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灭亡。2000多年后,在考古学、毒理学、环境化学、古尸分析法的基础上,解开了生活中铅性食品和用具给古罗马宫廷带来的灾难之谜————铅中毒。 儿童最容易遭遇铅污染,所受的损伤也最为严重。该测血铅。铅的危害:
铅几乎对人体的所有器官都能够造成损害。具体表现为:影响智力的发育和骨骼发育,造成消化不良和内分泌失调,导致贫血、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体内有0.01微克铅的存在,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而且,即使脱离了污染环境或经治疗使血铅水平明显下降,但受损的器官和组织已不能修复,将伴随终身。 铅污染几乎无所不在
食品:皮蛋(制作过程中要加氧化铅)、水果(杀虫剂中含铅)等食品,都可能有铅污染。
大气:我国大气环境中铅高达5500万吨。最主要的来源是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污染,如含铅汽油燃烧后,有85%的铅排入大气,每辆汽车每年往大气中排铅达两公斤。
环境:土壤是自然界中铅的最大储存库,这些铅会沉积到谷物和蔬菜当中,造成污染;当人们每日清晨第一次打开水龙头放出的水,也含有隔夜沉积在生铁水龙头中的铅;另外,以含铅油彩器皿储存的食物、铅制焊锡制作的食品罐头中也都会有铅存留。
油漆:可以说目前在家装和家具的涂料中都含有铅的成分,据调查,居住在经过装修居室中的人群,血铅含量明显偏高。
学习用品和玩具:儿童玩具和学习用品的铅含量普遍较高。课桌椅的油漆层、教科书的彩色封面、彩色蜡笔等都有铅污染。 除了汞和铅之外,其它的有毒元素还有、镉、铊、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