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麦哨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
这就是用麦秆做成的麦哨。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找一找,课文围绕着麦哨,描写了几个画面?
呜卟呜卟 你呼我应 此起彼落 忽高忽低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音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呜……卟,呜……卟,呜……卟
2.呜卟…… ,呜卟…… ,呜卟……
3.呜……卟…… ,呜……卟…… ,呜卟……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音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鹅黄嫩绿 芽苞初放 黑白相间
翻跟头 竖蜻蜓 摔跤 茅茅针 嚼嚼吮吮
鹅黄嫩绿 芽苞初放 黑白相间
翻跟头 竖蜻蜓 摔跤 茅茅针 嚼嚼吮吮
呜卟呜卟 你呼我应 此起彼落 忽高忽低
请你联系这两组词语和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麦哨,作者描写了哪些画面?
默读课文的第3-6段,作者色彩斑斓的生活一定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理由。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茅茅针,又叫地茶叶,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很有咬口,甜嫩。
茅茅针
茅茅针
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ínɡ)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ínɡ)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金黄色的油菜花谢了
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
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
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啊,这是一片充满了希望的田野, ( )的( )谢了,
结出了( )的( );
( )的( )谢了,
结出了( )的( );
( )的( )谢了,
结出了( )的( )
……
我会写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音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呜卟,呜卟,呜……”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心头。”
“我静静地听,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孩子们色彩斑斓的乡村生活,听见此起彼伏、你呼我应的麦哨声,童年重临于我心头。”
作业:
阅读课本后面的选读课文《可爱的草塘》。
摘取一种藤蔓类野草——俗话称作“麦叫叫草”的荚子,去除荚中的豆豆,捏扁以后,就可以放在嘴巴里吹了。麦叫叫草的藤蔓间长有不少荚子,但必须凭经验挑选,并且认真制作,才能让麦叫叫——麦哨发出响亮而又悦耳的声音来:“呜卟,呜……”会做麦哨的孩子,无疑能赢得大家羡慕的目光。”
——陈益 《我采撷的麦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