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4 14: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你知道什么是“四个全面”吗?近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了解这一辉煌的历史。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梦”的含义,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2.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理解它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认识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4.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表现及其意义。
中国梦宏伟蓝图
1.中国梦的提出
首次阐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首次阐述中国梦。
深刻阐述: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国家富强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国家强大,
中国人在世界上就有价值、有地位、有精神、有尊严
辽宁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歼20战机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2)民族振兴
“民族复兴”和“民族振兴”,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更不允许欺凌蹂躏。华人会活得更有尊严,受到公平的待遇。所以说,中国梦本质上是民族梦。
(3)人民幸福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的依靠在人民,发展也在人民,而个人之梦也只有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能成真。




2012年11月
习近平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基本内涵
实现路径
实质: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知识梳理
(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1921年-2021年)
(2)新中国成立100年时(1949年-2049年)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
知识扩展
国家对第二个一百年的战略规划
第一阶段:(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2035-2050)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知识扩展
(1)中国梦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梦深刻回答了“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这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2)中国梦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中国梦表达方式通俗化、生活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情感上认同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热烈回应。
1.中国梦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
知识扩展
(1)中国梦承载着党的执政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3)中国梦使党的执政路径更加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梦进一步呈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2)中国梦进一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
(3)中国梦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2.中国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3.中国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2.内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2)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全面从严治党
全党的共同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2014.12 )
3.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知识梳理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全面
深化改革
全面
依法治国
全面
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
史料研读
雾霾来势凶猛,北京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水平。当日环保系统共检查工业企业、施工工地、餐饮企业等763家,发现扬尘污染、未落实错峰生产要求等多起问题,并现场责令其整改。
——中国新闻网,2018年3月13日报道
中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付出很大代价: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
读下述材料,谈谈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1.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 2015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3)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高铁
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
网购
协调发展,就是要“补短板”,注重解决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发展,就是要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向发力,注重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是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3.意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五大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发展 注重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益
协调发展 注重的是更加均衡、更加全面
绿色发展 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
开放发展 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
共享发展 注重的是更加公平、更加正义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01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5%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达到82.7万亿人民币(超12万亿美元)。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在全球经济层面,中国经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用越来越关键,“向东看”成为趋势。
——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
史料研读
读下述材料,结合自身的感受,你认为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如何?
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000—2016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及环比增长率
2016主要经济体GDP占世界份额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影响
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知识延伸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2018年5月,亚投行成员总数扩围至86个。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
4月13日,习近平出席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4.意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付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基础检测
1.2012年11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D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00年时
C
4.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
①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5.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