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首都北京召开。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是怎样的呢?
学习目标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重要意义;
了解万隆会议的概况,掌握“求同存异”方针。
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联系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不平等
不独立
不自主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启示:弱国无外交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苏联的对华态度:认可和帮助)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美帝国主义态度:敌视)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攻台
时 间
内 容
意 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周恩来总理(左二)与尼赫鲁总理(左三)举行会谈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时间
地点
会议
主题
会议
特征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万隆会议的概况
伊拉克代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
菲律宾代表: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
锡兰代表: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
史料研读
面对一些国家的误解和怀疑,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主张?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知识延伸
同
异
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1.发展国家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
3.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
意识形态不同
知识延伸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
时 间
内 容
意 义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
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延伸
1.外交政策:
4.周恩来的外交活动
2.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成就:
3.外交严峻形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美国等帝国主义孤立敌视新中国,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本课小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基础检测
1.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 )
A. 独立自主 B. 求同存异
C. 互不侵犯 D. 维护主权
2. 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A
C
3.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的 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
A. 求同存异 B. 独立自主 C. 睦邻友好 D. 和平共处
4.“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1954年访问缅甸时 B. 出席万隆会议时
C. 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D. 1971年会见基辛格时
5.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 互不结盟 B. 互不干涉内政 C.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D. 平等互惠
D
B
A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