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上海师大附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以为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 )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21世纪教育网
2.图1中的古代宝贵文献是得益于下列哪一文字而保留下来的 ( )
A B
C D
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21世纪教育网 (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21世纪教育网
4.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平凉府志》中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这种作物(图2)最初是由哪一地区培植的 ( )
A.亚洲
B.美洲
C.非洲
D.欧洲
5.“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6.图3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1世纪教育网
7.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图4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
能是 ( )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21世纪教育网
9.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 )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21世纪教育网
10.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21世纪教育网 (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
12.“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 )
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13.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4.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5.北京孔庙(图5)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
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21世纪教育网 ( )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16.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17.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1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21世纪教育网 ( )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9.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 )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20.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是21世纪教育网 ( )
A.京张铁路 B.吴淞铁路 C.唐胥铁路 D.陇海铁路
21.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21世纪教育网 (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22.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3.著名学者汉斯 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24.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 )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25.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26.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7.下列堪称是中国近代史史料宝库的是
A B C D
28.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21世纪教育网 (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9.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
A B C D
3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非选择题(共90分)
31.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问题:
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4分)21世纪教育网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 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 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8分)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驶之。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即“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摘编自法国《1791年宪法》
材料二 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岁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驶。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那部著作?(4分)21世纪教育网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10分)21世纪教育网
34.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21世纪教育网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英、美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 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请回答: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 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6分)21世纪教育网
35.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15分)
结合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图一 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
图二 二战前法西斯德国的扩张 图三 由欧洲共同体到欧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图二这两次试图统一欧洲的行动在客观上产生的不同影响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两次统一欧洲行动失败的共同原因。(8分)21世纪教育网
(2)图三中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统一运动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21世纪教育网
(3)依据图三说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 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5分)21世纪教育网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小小邮票中蕴含着百科知识,方寸上展示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在某网站评选出的世纪十件大事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历史轨迹和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年—1991年)中引用了12位文艺和学术界人士对20世纪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音乐家梅纽因说的:“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如果让你从十张邮票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或社会问题中找出最能对21世纪人类历史警示或意义最大的一件往事,你会选择哪一件,并谈谈你的看法。(4分)
(2)根据材料一,如果让你也来参与当时的网站评选,你认为还可以把哪件大事也列入其中并说明理由;如果要在已经评选出的十件大事中的其中一件淘汰出局,你又会淘汰“谁”,谈谈你的理由。(8分)21世纪教育网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这个 “极端的年代”的理解。(1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B C C D B D D A C C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B D C C A A C A B A D A D
二、非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
31.治国思想: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农本思想)。(2分)唐太宗的实践: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4分)
32.(1)依据: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2分)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作出了贡献。(2分)21世纪教育网
特点: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作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2分)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
(2)文化意义: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4分)21世纪教育网
33.(1)原则:三权分立。(2分)著作:《论法的精神》。(2分)
(2)差异:材料一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材料一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材料二取消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之分,扩大享有选举权的公民范围。(6分)21世纪教育网
评价:共和制的确立和公民权利的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4分)
34.(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2分)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2分)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2分)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2分)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1分)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1分)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2分)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2分)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2分)21世纪教育网
35.(1)影响:拿破仑帝国在占领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捍卫和扩大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法西斯德国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与暴政,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造成了加入对立集团国家间的对抗,出现了战后德国的分裂。(4分)共同原因:都企图独霸欧洲;都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人民的普遍反抗;都建立在军事独裁基础之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以英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力量的对抗。(4分)21世纪教育网
(2)影响:有助于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2分)
(3)特点:由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2分)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3分)
36.(1)能从“对21世纪人类历史警示或意义”角度进行选择和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事件选择1分,理由3分,共4分)21世纪教育网
(2)“列入理由”及“淘汰理由”涉及学生的个性化评判标准,能自圆其说即可,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类和归纳能力。(各4分,共8分)
(3)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的回答。(0分)如:这是一个辉煌的世纪。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的回答。可以细分如下两个档次:
A从一个角度用单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这是一个是最辉煌的世纪,达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生产力水平。(1分)21世纪教育网
B从一个角度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来进行论述。如:这是一个是最血腥、最恐怖的世纪,这个世纪里有两次热战、一次冷战,它们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而核武器的出现则把人类推到了自我毁灭的边缘。(3分)
C第三层次:多点结构的回答。可以细分如下三个档次:21世纪教育网
a能各用一个材料来分别论述这个“极端的年代”的“两重性”。如:这真是一个“极端的年代”。它既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空前发达;同时它又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巨大的灾难。(5分)
b能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分别论述这个“极端的年代”的“两重性”。如:这真是一个“极端的年代”。它既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的增长,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空前发达,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的发展,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发达国家率先走上了建设福利化国家的道路,民主化和人权保障事业取得长足进展,随着殖民体系瓦解和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趋于公正合理;同时,它又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而核武器的出现则把人类推到了自我毁灭的边缘。(7分)21世纪教育网
c所用材料能体现开阔的文明史视野和认知品质,可酌情加分。如:这真是一个“极端的年代”。它既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太空探险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飞天的梦想,信息革命的成果则简直超出了先人想象力的极限。生产力水平得到迅猛提高,有的国家率先走上了建设福利化国家的道路,在种族平等和男女平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世界范围内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明显,人口得到迅速增长。同时,它又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最血腥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而核武器的出现则把人类推到了自我毁灭的边缘,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过度,出现严重的环境和能源危机。(最多不得超过10分)21世纪教育网
D第四层次:关联结构的回答。能将上述“两重性”、“多重性”历史现象,按照历史逻辑进行有机的组织化处理,体现史论结合的史论意识和整体性、辩证性的历史思维品质。如:20世纪既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恐怖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怎么会打起来,而规模又如此之大呢?这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这场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刺激了西方列强对市场和原料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兴起了瓜分和重新瓜分的热潮,德国作为新兴国家充当了向老牌殖民国家发起挑战的角色,借助于科技进步的力量酿成了这个人间大祸。……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大劫难”,同时也是新兴科技的孵化器,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 (论述要求抓住20世纪的新成就、新困境并阐明其“极端化”波动之间的内在关联性。)(12分)21世纪教育网
E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进一步提炼出时代精神或时代主题。如:……(关联结构回答,略) 20世纪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下的大发展和危机大爆发的历史阶段,也是面对这种发展模式在面临着大困惑、大挑战的形势下开展大反思、大调整的转型时期。如:……(关联结构回答,略)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发展动力最足而这种动力机制中隐藏着太多陷阱的世纪。(15分)21世纪教育网
图1
图2
图3
图4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