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案4份(新版)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案4份(新版)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3-14 20:26:42

文档简介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学习重点
描述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
区时和日期换算。
自主学习
1.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亚洲东面、南面、北面分别濒临 、 、 。
3.全球共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中时区的经度范围是 度到 度,中央经线是 。东时区和西时区各包括 个时区。
4. 请计算,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度,所以合为一个时区,。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是 。
合作探究
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
(2)读书本6-2“亚欧大陆轮廓图”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亚洲的海陆位置
读课本图6-1,说出亚洲东面、南面、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完成课本P3活动。
课堂检测
1.亚洲东临的大洋和北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太平洋 北冰洋 B.大西洋 太平洋 C.印度洋 大西洋 D..北冰洋 印度洋
2.关于亚洲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亚洲的西南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亚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D.赤道经过亚洲的中部
3.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16°的地方时
C.北京时间就是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D.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4.当北京时间是2009年1月1日13点时,日本(东九区)是几点( )
A.14点 B.12点 C.10点 D.8点
5.当你从东十二区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你的手表上的时间应该作如下调整( )
A.钟点不变 日期减去一天 B.日期不变 钟点拨慢一小时
C.钟点不变 日期加上一天 D.日期不变 钟点拨快一小时
6.当北京时间是3月3日8:00点时,纽约(西五区)是几点( )
A.3月3日9:00 B.3月3日21:00
C.3月2日19:00 D.3月2日21:00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A 6.C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地形特点(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特色地形)
2.结合亚洲地形特征的学习方法,运用地图等资料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学习重点
培养读图分析、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学习难点
培养读图分析、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自主学习
1.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 。
2.亚洲平均海拔情况: 。
3.亚洲地面起伏状况: 。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书本P6页亚洲和欧洲地形特征比较表
课堂检测
1.亚洲平均海拔仅次于( )
A.南极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墨西哥高原 D.青藏高原
3.有关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平均海拔最高      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欧洲地形以(  )为主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山地
5.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的是(  )
A.死海   B.艾尔湖 C.吐鲁番盆地  D.地中海
6.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7.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是( )
A.落基山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安第斯山
8.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号称“地球之巅”的( )???
A.厄尔布鲁士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珠穆朗玛峰???D.阿空加瓜山
9.关于亚洲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A.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
B.许多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但人口稀少
C.亚洲最大的平原是我国的东北平原?? ?
D.平原是亚洲最主要的地形类型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A 6.C 7.B 8.C 9.A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学会读气候图,分析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掌握描述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
2.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合作探究欧洲气候特点。
学习重点
掌握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习难点
比较同纬度地区气候差异,根据资料判读气候类型
自主学习
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 、 、 三带。
2.亚洲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3.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① ;② ;③ 。
合作探究
读课本P8页6-10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气温和降水量比较图和相关资料,完成课本P8活动。
课堂检测
1.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在亚洲同一天里,有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人为雨水过多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焦虑……这些都说明亚洲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
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降水中部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 )
A.亚洲面积广大 B.亚洲三面环海
C.亚洲南北跨度大 D.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
4.下列地区,处在世界上最强的季风区内的是( )
A.北亚、中亚和东亚 B.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C.中亚、西亚和南亚 D.北亚、西亚和东南亚
5.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
A.地形 B.夏季风 C.冬季风 D.纬度位置
6.总体上看,亚洲气候不太显著的特征是???
A.大陆性特征??????B.海洋性特征
C.季风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
7.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温和干燥????B.寒冷干燥????C.温和湿润??????D.寒冷湿润
8.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是什么气候类型?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B 6.B 7.B
8.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读“亚洲地形图”,找出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说出亚洲河流湖泊的特征。
2.从地形、气候分析欧洲河流特征,了解多瑙河、莱茵河的特征。
3.说出亚洲的人口分布,并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人种和民族的组成,增强人口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重点
1.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征
2.欧洲的河流特征
学习难点
从地形、气候入手分析亚洲、欧洲河流特征
自主学习
1.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有: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主要有: 。其中 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位; 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亚洲的河网分布特点
(1)河流发源于 ,顺地势呈 奔流入海。
(2) 面积广大
3.欧洲地形以 为主,受地形影响,欧洲河流河网??? ,水流 ??。
4.欧洲气候 性明显,所以,欧洲河流水量??? ,径流量季节变化?? ,有利于 ? 运输。
5.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 (长度),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海洋、内陆湖泊)。
合作探究
1.完成P11活动2、3题。
2.完成书本P12活动题。分析亚洲人口分布状况,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并说出主要原因。
课堂检测
1.下列著名大河位于亚洲的一组是 ﹙ ﹚
A.尼罗河、长江、印度河 B.黄河、叶尼塞河、印度河
C.密西西比河、黄河、恒河 D.亚马孙河、印度河、长江
2.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
A.多瑙河 B.伏尔加河 C.顿河 D.莱茵河
3.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气候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4.欧洲和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多瑙河 湄公河 B.伏尔加河 鄂毕河 C.多瑙河 长江 D.莱茵河 湄公河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6.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 )
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7.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印度 B 沙特阿拉伯 C 蒙古 D 中国
8.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欧洲 D非洲
9.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人口最大 B农村人口比重大
C.老年人口比重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
10.关于亚洲及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最小
B.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均匀的大洲。
C.除南极洲外,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C 6.A 7.D 8.C 9.C 10.D
亚洲及欧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亚洲的位置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亚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板书设计: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亚洲的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教学后记: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亚洲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2.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回忆世界气候的分布特点。(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
自学提纲:
一、看“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复习回忆:
(1)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2)亚洲的纬度范围如何?
(3)亚洲地跨哪几个温度带?
(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亚洲的海陆位置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
(6)亚洲的地形特征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
? 归纳总结:
? 亚洲的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性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析疑点拨:请证明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并分析原因。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找出亚洲缺少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原因: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亚洲大陆性气候显著?
? 跨经度广,东西跨度大,面积广阔,大陆内部距海远,海洋影响不显著。
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重点)
?? (1)成因。出示Flash动画,解说。
(2)为什么显著?
(3)风向如何改变?
项目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读图6-9讨论分析欧洲气候特点。
(1)欧洲有热带气候吗?为什么?
(2)哪种气候面积最广?
(3)欧洲气候为什么有显著的海洋性?
(4)完成课本P8活动
归纳总结:
欧洲气候特点:
(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析疑点拨:
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气候特征
气温
气温年较差
降水特点
成因
冬季
夏季
大陆性
海洋性
拓展训练:
讨论:欧洲内部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的内陆气候是否一样?(见课本P8图6-10“亚欧大陆同纬度气温和降水量比较” )
自学提纲:
亚洲河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亚洲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在地图上找出长江和湄公河,看它们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哪个海洋。
归纳:亚洲的河流受地形、气候、海陆位置和轮廓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两大特点:(1)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2)内流区面积大。
讨论:欧洲的河流受地形、气候、海陆轮廓等特征的影响形成什么特征?
析疑点拨:亚洲河流特征成因。
(1)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大洋。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2)内流区面积大。亚洲地域辽阔,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因此,亚洲内陆河流大多为内流河。例如:锡尔河、阿姆河
欧洲河流的特征:
(1)河网密布,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多为外流河)
(3)航运价值高
指导学生读图6-15,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
(占世界百分之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放录像。学生看录像,回答看到的是哪里。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怎样分析某一大洲的气候特征,掌握了分析方法和步骤,即:气候以哪个温度带为主,哪种气候分布最广,哪类气候在世界上分布典型等方面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