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C.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文章第二、三、四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五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依荀子观点,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就等拆迁伍中正宋玉生的房子低、矮,逢雨必漏。他一心盼望着拆迁。那年,宋玉生30岁。
有天早上,宋玉生从门前的枫树上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一个让他觉得振奋的消息。在离宋村30里开外的地方要建一个大型变电站,那地方有10多户人家要搬迁,并且,那10多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统一修建后,再分给他们。也就是那天早上,宋玉生萌生了一个希望,将来哪一天,自己的房子也能名正言顺地拆迁。
不到一年,变电站建好。宋玉生去看变电站。拆迁户的一栋栋房屋果真整齐漂亮。回来的路上,他就想,自己的房子有那么漂亮就好了。
好不容易等来的一次拆迁的机会也白白地错失了。宋玉生那年40岁。
那一次,从葛洲坝输往广州的高压线路经过宋村。测量线路时,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测量员说,还说不准,要等整个线路的测量数据都计算好再定。
等吧。宋玉生不再犹豫。
后来,有3户人家的房屋需要拆迁。房子由政府出钱修建,3幢房子建好,在丽日蓝天下格外漂亮。
宋玉生开始埋怨:那条线路怎么就不经过自己的房屋?
50岁那年,宋玉生的身体大不如前,时常咳嗽,还伴着头晕。可是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精神。
那一年,县里要在宋村修建一个农药厂。整个村里,没有比宋玉生更兴奋的。他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他经常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就是拆迁。
这个项目让宋玉生兴奋了一年。那一年,宋玉生的咳嗽和头晕仿佛减轻了很多。
一年后,农药厂的建设没有一点儿动静。
他后来才明白,建农药厂是县长的想法,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有专家提出,坚决不能在宋村建农药厂,还列出了不能建厂的8条理由。
宋玉生的病情慢慢加重。宋玉生房子也越来越破败。
村主任宋家宝每次见到宋玉生就说,玉生老爹,村里愿意出钱翻修你的房子。不翻修,我就等拆迁。宋玉生不依。愿意等。
60岁那年,宋玉生大病一场。宋家宝领着村医去看宋玉生。村医拿出听诊器搁在宋玉生的胸口,还模着宋玉生的手,辨别着宋玉生的脉象。
听完看完,村医给了宋玉生一些药,还告诉他要怎么吃。
临走,宋家宝说,今年,宋村将引进市里的公墓建设项目,需要宋村几座山,说不定,你的房屋将被拆迁。
真的!宋家宝肯定。
不久,宋玉生用颤抖的手在房屋拆迁协议上签了字。
签完字的那天晚上,宋玉生一阵猛地咳嗽,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走了。那年他61岁。
宋玉生走的时候,手里紧紧抓着那份拆迁协议。宋家宝说。
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把宋玉生的拆迁房款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就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
宋家宝的建议好,村干部都答应,村民也答应。
2011年春,宋家宝讲了同族人宋玉生的故事。按辈分,宋玉生,我应该叫他叔叔。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
我就是拿着宋玉生出的钱念完大学的。这是一个老人等了半辈子却没有享用的房屋拆迁费用。
大学毕业,我留在了宋村小学。我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那个人是谁,我没有告诉孩子们,孩子们也没有问。
每年清明,我都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撒上纸钱。
空旷的天空下,宁静的山野中,那一挂鞭炮清脆激越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
(选自《小小说选刊》2 017年第12期,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关注社会现实,“拆迁户”一夜之间可以变成“暴发户”,是小说主人公“就等拆迁”的心理支撑。
B.房屋拆迁后旧房变新房,宋玉生代表着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与时俱进。
C.小说运用语言、细节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地刻画了“拆迁”给主人公带来的精神刺激。
D.宋玉生等“拆迁”等了大半辈子,直到死也没有享受“拆迁”的好处,小说以其为视点,暴露了浓缩的众生相。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主人公宋玉生的性格特征。(6分)
6.结合作品,谈谈小说结尾的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宣布投入区域服务,这是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从此进入以北斗为核心推动力的时代。2013年至2015年是北斗产业的启动和快速发展期。在2013年前的十多年间,主要是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北斗用户终端总数量只有20万套左右。未来,北斗产业在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的基础上,将在大众消费应用、交通物流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关键基础设施、紧急安全救援、行业精准应用等六个领域实现较快发展。其中紧急安全救援主要涉及医疗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抗灾、道路安全救援以及紧急搜索救助等相关的调度协调管理和导航定位与位置信息服务。
(摘编自曹冲《中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材料二:
与GPS相比,北斗有自己取胜的独门绝技——短报文劝能。短报文与目前的手机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北斗用户机发送一条长度为120个字的信息,向外界告知位置。在汶川地震搜救时,北斗就曾经大展身手。在川西北通信信号遮蔽干扰严重的复杂环境中,美国的GPS只能显示终端位置信息而无通信功能,而卫星移动电话虽可实现语音通信,但不具备定位导航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时具备空间定位、时间基准授时和短报文通信功能,解决了抢险救灾应急指挥中的定位与通信难题。
(摘编自《揭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盲区可发送短信》)
材料三:
材料四:
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相较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不仅覆盖更广,精度更高,而且可靠性更好;不仅实现全球覆盖,而且卫星载荷有了很大进步,增加了全球搜救功能,并且搜救精度可达“米”级。这将为航海、航空和陆地用户的遇险搜救提供便利,比起可能只提供公里级搜救精度的国际标准搜救卫星精度更高。2017年底,我国的北斗系统及北斗系统搭载遇险搜救载荷写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中轨搜救卫星系统框架文件,这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迈出了第一步。
相比GPS、格洛纳斯导航,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增加了全球短报文功能,有星间链路,将来还有其他空间环境监测载荷,可能还有自主导航功能,这些都是其他导航系统不完全具备的功能。
(摘编自《北斗导航副总师:该系统全球搜救功能达到“米”级》)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可运用于大众消费应用等多个领域,将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B.根据材料二,在通信信号遭到严重干扰的复杂环境中,北斗具有美国GPS不具备的通信功能和定位导航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抢险救灾应急指挥中的一些难题。
C.根据材料三,搜救任务控制中心收到信号后,将信号发送给多个对象,由多模跟踪与统调中心联系救助服务团队。
D.北斗三号比起北斗二号系统更加先进,服务范围更广,这或许将会大大增加北斗用户的数量,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3年前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2013年后北斗二号投入区域服务,现在北斗三号已实现全球覆盖,并具备全球搜救功能。
B.北斗三号新增了短报文功能,这个功能与手机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发送一条120字以内的信息。
C.北斗导航系统有星间链路,将来还有其他空间环境监测载荷以及自主导航功能,可见比其他导航系统更先进。
D.北斗导航系统相较国际标准搜救卫星具有精度更高的全球搜救功能,目前已正式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
9.北斗导航系统在紧急搜索救助中具有哪些优势?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石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周祖,得隶帐下。广顺初,累迁亲卫都虞候。从世宗征晋,遇敌高平,力战,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师还,迁铁骑左右都校。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从征关南,为陆路副都部署,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领义成军节度。太祖即位,迁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改领归德军节度。李筠叛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降太原援军数千皆杀之。泽、潞平,以功加同平章事。李重进反扬州,以守信为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帝亲征至大仪顿,守信驰奏:“城破在朝夕,大驾亲临,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建隆二年,移镇郓州,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诏赐本州宅一区。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开宝六年秋,加守信兼侍中。太平兴国初,加兼中书令。九年,卒,年五十七,赠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筠叛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降太原援军数千/皆杀之
B.李筠叛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降太原援军/数千皆杀之
C.李筠叛/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降太原援军数千/皆杀之
D.李筠叛/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降太原援军/数千皆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本意是指移动、搬换、转变,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一般指官职的平调或贬谪。
B.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功劳甚大的开国帝王的庙号。魏晋以后,特别是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时期,用“祖”“宗”作为庙号已经泛滥,如唐高宗、宋太祖。
C.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D.谥,即谥号。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守信英勇善战,屡建大功。先是侍奉周太祖,在周朝建功,得到重用;后来助宋太祖登上帝位,并多次率军平定地方节度使叛乱。
B.-次趁晚朝与石守信等人饮酒时,宋太祖直言自己黄袍加身整晚睡不安稳,他认为一般人都是想富贵的,暗示众大臣交出兵权。
C.石守信等人称病交兵权。众大臣在听知皇帝的忧虑后,心中惊骇,都声称有病,请求解除兵权。皇帝依从了他们,并给予丰厚赏赐。
D.石守信兵权被释后,专心敛财,不顾百姓死活。他兴建寺庙,征调民力却不给钱,百姓深受其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守信驰奏:“城破在朝夕,大驾亲临,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
(2)守信谢日:“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陈 羽
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风清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
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长安”点明了地点,“卧病”点明了诗人的处境,“秋夜”点明了时间。
B.首联写月亮照过皇宫映人高楼,凸显了皇宫九重深锁、祥和喜悦的气氛。
C.颔联通过对夜色、槐树、碧空、流星等的描写,体现了京城夜空的寂寥。
D.全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他看到秋夜之景触景生情,无限感伤。
15.有人认为,本诗的尾联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描写大鹏飞翔时表现的力度和高度,展现鹏鸟一飞冲天的磅礴壮观气势的句子是“ , ”。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自己在前朝任职的目的以打消晋武帝疑虑的句子是“ , ”。
(3)“ , ?”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 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 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T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T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T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T作作风。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20.下面五句实用文摘录,请根据文体特点,找出五处不得体之处并加以改正。(5分)
(1)有同学于12月2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5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与高二(1)班xxx联系。(招领启事)
(2)本人毕业于xx大学化学专业,本科,得知敝校招聘教师,现附上我的简历,希望你们能考察我并给我机会,不胜感谢!(应聘书)
(3)拙作奉上,望您在工作之余认真拜读,并提出宝贵意见。(书信)
(4)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宣城参观“敬亭山”。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5)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6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21.请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且保持语意连贯。(6分)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地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度; , ; , ; , 。不管有什么事情,为了什么原因,我们每天都要开心一笑。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以下是2018年、201 9年元旦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中的一些句子。
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②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③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⑤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弓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宣城市八校高二年级期末联考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语文
1.C(A.理解错误,“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没有。C.“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D.“消极”原文无此意。)
2. B(B.“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理解错误,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各自完备的。)3.D(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
4. B(B错在“代表着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与时俱进”。)5.①守株待兔,一味等靠拆迁;②素质低下,功利思想严重;③不思进取,渴望不劳而获。(6分)
6.①从情节内容讲,是“宋家宝的提议好”的事实印证,呼应前文;②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们沉思的心情;③从主题讲,宋玉生坟头上的鞭炮声反映了后代人思想的醒悟,是摆脱上一代人不思变革进取、~味等靠的懒惰思想的主题深化;④构思巧妙,使故事结局出人意料,宋玉生形象发生反转。(每点2分,答ILIJ 3点即可。)
7.B(“北斗具有美国GPS不具备的通信功能和定位导航功能”错,不具备定位导航功能的是卫星移动电话,美国GPS可以显示终端位置信息。)8.A(B项,并不只有北斗三号具备短报文功能,所有的北斗都具备该功能;C项,“可见比其他导航系统更先进”
无中生有;D项,“目前已正式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错,原文是“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迈出了第一步”。)
9.①北斗具备短报文功能:在信号盲区可发送短信,解决了搜救指挥中的定位与通信难题。②北斗搜救精度可达“米”级:相较国际标准搜救卫星精度更高,可为航海、航空和陆地用户的遇险搜救提供便利。(6分)
10.C11.A(迁,多指升官。)
1 2.D(石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可见石守信不是因为兵权被夺才专心敛财。)
1 3.(1)石守信派人骑马奏报:“扬州城即将攻破,如果皇帝大驾亲临,可以一鼓攻平。”皇帝急忙到了扬州,果然攻克此城。(破、平、亟、克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石守信拜谢说:“陛下想到这些,可谓是让死复生让骨生肉(恩重如山或再生之德)。”(念、生死、肉骨各1分,句意通顺2分。)
14.B(“祥和喜悦的气氛”解说不当,应是“庄严肃穆的气氛”。)
1 5.①直抒胸臆。尾联中“客”点明自己客居他乡,照应诗题;“乡思苦”直接表达出诗人无限的乡愁。②卒章显志。首联、颈联和颔联写景层层铺垫,尾联直抒凄凉冷落之情,使诗人的情感表达水到渠成,达到高潮。③对比。将自己的“寂寥灯下不胜愁”与颈联中权贵们骄奢无比的生活进行对比,更能彰显诗人的凄苦。④用典。“楚客”运用典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1 6.(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1 7.B(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彰显”应改为“检验”。)
18.A(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C、I)两项;“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B项。)
19.A(“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这里从感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
20.(1)“58元”改为“若干”;(2)“敝校”改为“贵校”;(3)“认真拜读”改为“看看”;(4)“尊称”改为“称呼”;(5)“全部”同音“全不”,改为“全都”。(5分)
21.示例一: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地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气。(6分)
示例二:失恋的时候能轻轻地一笑,这是一种洒脱;处窘境的时候能自嘲地一笑,这是一种智慧;被轻视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6分)
22.略。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翻译:石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奉周太祖,得以隶属帐下。广顺初年,多次提拔为亲卫都虞候。跟随周世宗征伐晋阳,在高平与敌相遇,奋力作战,升迁为亲卫左第一军都校。班师回朝,升任铁骑左右都校。跟随征伐淮南,担任先锋,攻下六合,进入涡口,攻克扬州。于是兼任加州防御使,担任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随从出征关南,任陆路副都部署,因为有功升任殿前都虞候,调任都指挥使、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领义成军节度使。
太祖即位,调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改任归德军节度。李筠叛乱,石守信与高怀德率领先头部队前去讨伐,在长平击溃了李筠的部队,斩首三千级。又在泽州打败了他的三万人马,俘获假河阳节度使范守图,降服太原来的援军数千人,把他们全部杀掉。泽州、潞州平定,因功加官同平章事。李重进在扬州反叛,太祖任命石守信为行营都部署兼任扬州知州管理扬州府政务。皇帝亲征,到达大仪顿,守信派快马驰报:“攻破城池在朝夕之间,皇上御驾亲临,可以一鼓作气扫平。”皇帝急速赶去,果然攻克了这座城池。乾德初年,皇帝趁晚朝与石守信等人饮酒,正喝得尽兴,皇帝说:“我没有你们就到不了今天的地位,然而我为天子,还不如当节度使时快乐,我整晚都没有安稳地睡过觉。”石守信等人磕头说:“如今皇上的天下已定,谁还敢有二心呢,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皇帝说:“人谁不想富贵,一旦有人把黄袍加在你身上,即使你不想当皇帝,那可能吗?”石守信等人拜谢说:“臣下愚钝,没有考虑到这些,希望陛下怜悯我们。”皇帝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积累金钱、购买田宅留给子孙,欣赏歌儿舞女以享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忌,不也很好吗。”石守信拜谢说:“陛下想到这些,可谓是让死复生让骨生肉(恩重如山或再生之德)。”第二天,都声称有病,请求解除兵权,皇帝依从了他们,都因为他们散官回家,赏赐非常丰厚。开宝六年秋,加授石守信为侍中。太平兴国初年,加官兼任中书令。太平兴国九年,石守信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赠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号武烈。石守信多次担任藩镇重任,专好聚敛财物,积累钱财数万。特别信奉佛教,在西京修建崇德寺,招募百姓运送砖瓦木料,驱使逼迫得很急,却不给工钱,老百姓多受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