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B
A
B
B
C
C
A
A
B
B
B
D
A
C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C
C
D
B
D
A
A
A
A
A
D
B
B
C
C
A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D
D
C
C
C
D
C
C
D
D
B
C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7、49题均为11分,第48题9分,共31分。
47.(11分)
(1)中央的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问题;官吏选拔制度问题;(4分)(“问题”一问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
(2)周实行分封制;秦实行郡县制;元推行“行省”制度。(3分)
(3)说明:皇权逐渐加强,专制统治导致最高统治者权力日益膨胀;宰相从辅佐到被排斥,相权受到限制、分割、削弱,朝中大臣地位下降。(4分)
48.(9分)
(1)①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权。(1分)②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2分)
(2)成果:《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法典)。(2分)影响:①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有效地维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②为近代法律的创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4分)
49.(11分)
(1)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分)
(2)一起辞职。 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物集体负责,共同进退。(3分)
(3)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分)
(4)要么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要么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4分)
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命题人:辛晓燕 审题人:周建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右图为甲骨文卜辞,我们可以从中获知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信息是
A.夏朝的权力机关和组成情况 B.商代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文字
C.商朝的王权充满着神权的色彩 D.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思想
2.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历史文化渊源应追溯到
A.大禹治水 B.商代制度 C.西周分封 D.春秋诸侯争霸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分封制具有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
4.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生身母亲
备选者概况
周王正妻
A.周王子甲,20岁
B.周王子乙,14岁
周王妾
C.周王子丙,25岁
周王妾
D.周王子丁,30岁
5. 据《礼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文中的“豆”是指古代盛食器具。上文记载的现象发生在
A.商代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6.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晋国和齐国权力的变更 B.宗法分封制的崩溃
C.小宗取代了大宗的地位 D.周王对诸侯国控制力减弱
7. 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B.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频繁发生
C.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8.秦王嬴政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历史,缔造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能够反映这一史实的是
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C.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D.天下为公,世卿世禄
9. 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10.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11. 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A.“削藩” B.“推恩令”
C.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D.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
12.假如你是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骚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应该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枢密院出兵 D.交尚书省执行
13. 下图分别是秦与唐朝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14.削弱相权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起不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
A.汉代中朝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宋代三司使 D.汉代设刺史
15. 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16. 下列古代官职中,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有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枢密使(枢密院) ④军机大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7.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8. 下列制度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科举制 ④内外服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9.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0. 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 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 B.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 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21. 公元前5世纪中亚的一个贵族受政治迫害,极力想寻找民主自由的乐土,他应该到
A. 雅典 B.中国 C.罗马 D.没有可以选择的国家
22.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3.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之所以得到如此辉煌的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
A.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B. 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
C. 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D.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24. 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雅典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是不能看到的
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
D.在民众法庭上,其审判员从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
25.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26.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光荣革命”是其形成的标志 B.国王的权力要受法律的制约
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有助于英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27. 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英国颁布《大宪章》之后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28. 伏尔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权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与哪一国家的体制最接近?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新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政权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了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30.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是通过
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
C.1832年年议会改革 D.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
31.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
①使英国政治进入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④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2.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是
A. 实行三权分立 B. 实行君主立宪 C. 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 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33. 下列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②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3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以上内容体现的政制原则是
A.分权制衡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邦联制原则 D.联邦制原则
35. 2009年1月20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写在美国宪法上的誓词有这样一句:我必忠实履行合众国总统职务。下列有关美国总统说法错误的是
A.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B.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C.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后,组织制订了1787年美国宪法
D.美国总统任期原则上为四年
36. 2008年9月,已经有150多年历史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雷曼兄弟集团申请破产保护后,美国准备动用7000亿美元来挽救美国金融市场。要使这项议案得以实施,最关键的是下列哪项?
A.总统 B.财政部 C.国会 D.美国最高法院
37.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还有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存在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铁血政策的实行
C.它适应了经济的发展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38. 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
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39. 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纳粹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后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绝非现代史上的偶然现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原因是
A.巴黎和会对德国的严厉制裁 B.长期分裂饱受大国欺凌
C.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D.政治统一和经济的崛起
40.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这突出表现在
①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②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④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1. 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的国家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
A.美国、法国、德国 B.美国、英国 C.德国、美国 D.法国、德国
4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任命首相,首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3. 比较英美两国政体,表中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内容应是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①
英王
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举
②
国家元首任期
③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④
国家权力中心
⑤
议会
A.总统 选举 任期制 首相总统 B.总统 世袭 任期制 首相 总统
C.首相 世袭 任期制 首相议会 D.总统 世袭 终身制 首相 议会
44.仔细观察右图(20世纪初的中国某一
历史教材),该教材所持的观点是:
A.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经济发达
B.赞赏法国的议会民主制和社会公平
C.赞赏美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公平
D.赞赏德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发展
45.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l787年、l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46.“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7、49题均为11分,第48题9分,共31分。
47.(11分)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请回答:
(1)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试归纳这些矛盾和问题。(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行政制度。(3分)
(3)材料三中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8.(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的来看,《十二铜表法》只是对传统的习惯法加以整理和记录。《十二铜表法》极力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家庭法给予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婚姻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二
查士丁尼及廷臣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谁的利益?(1分)既然这样,为什么说法典的编纂仍然是平民的胜利?(2分)
(2)查士丁尼即位后特别重视罗马法的整理和编纂,其突出成果是什么?(2分)这一成果有何重要影响? (4分)
49.(11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二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7年6月27日辞职,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印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随后,布朗在首相府发表讲话说:“我将竭尽全力倾听英国公众的呼声,改革住房、教育、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英国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公众的潜力,使英国成为21世纪的全球成功典范。”
请回答:
(1)材料一那位宪法权威人士的话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1分)
(2)根据英国法律,布莱尔辞职,其内阁成员是否随其一起辞职?为什么?(3分)
(3)布朗作出住房改革决策,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布朗会不会放弃?为什么?(3分)
(4)如果议会中大多数议员反对首相的决策,布朗将面临怎样的处境?(4分)
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答卷
座位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7、49题均为11分,第48题9分,共31分。
47.(11分)
(1)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试归纳这些矛盾和问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行政制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分)
(1)从材料一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谁的利益?(1分)既然这样,为什么说法典
的编纂仍然是平民的胜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士丁尼即位后特别重视罗马法的整理和编纂,其突出成果是什么?(2分)这一
成果有何重要影响?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11分)
(1)材料一那位宪法权威人士的话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英国法律,布莱尔辞职,其内阁成员是否随其一起辞职?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朗作出住房改革决策,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布朗会不会放弃?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议会中大多数议员反对首相的决策,布朗将面临怎样的处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