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美国南北战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13 23: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设计方案
安阳市第三十二中学 赵乐
一、概述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分为2个子目,分别是“战争的爆发”和“北方的胜利”两目。“战争的爆发”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和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的情况;“北方的胜利”着重叙述了林肯政府为扭转战局而采取的措施、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继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历史上又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这次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学习本课对于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课题在九年级历史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用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以及由此决定了南北战争的性质、结局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一因多果关系的认识。
b.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c.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进行对比,培养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残酷野蛮的统治始终是要被推下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该目标的确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全面提高,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强化了德育训练和道德素质培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过了两年的历史学习,无论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的累积,都有了初步的基础,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相对仍然较弱,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理性的思考分析。
  针对这种特点,结合本课内容,确定以形象为载体,通过观察照片、服装展示、欣赏图片、观摩电影、学生亲自表演等,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氛围,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激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鼓励学生多讲多问、教师适当点拨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搜集并摘取有效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对于重难点采用讲述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1)讲述法。结合多媒体向学生阐述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情景交融。
(2)讨论法。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其展开讨论,一则可加深印象;二则可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3)读图法。通过学生读图培养其分析、归纳、理解材料的能力。
(4)演示法。用多媒体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式,运用电教媒体,“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授课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各部分感官,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加深对本课的印象,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创设情景法。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认知的内趋力,培养学生求知欲望。
(2)阅读理解法。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来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3)材料分析法。初三学生思维能力、查询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都较强,采取查询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美国国旗的图片,从美国国旗的演变揭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二阶段:视频播放《汤姆叔叔的小屋》。强调美国社会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一个问题上: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第三阶段:展示林肯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林肯为什么能当选为美国总统?
第四阶段:出示战争形势图和南北双方力量对比。培养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
第五阶段:评价林肯。通过学生查找有关林肯的资料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第六阶段:通过分析战争的因果关系得出战争的性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小组成员互评表
编号 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8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八、帮助和总结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既要使课题有完整结构又要联系青少年自身实际,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拓宽 ,加强应试能力训练,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自制一个表格,对比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我在设计本课时,努力教给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希望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再现历史,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载体,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开始
课件
激趣导入
探究南北战争原因
教师个别辅导
分组讨论
课件
教师讲述战争形势
课件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林肯
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评价
课件
表演朗诵“船长”
课件
学生交流汇报讨论情况
激发想象深入思考
学生汇报交流
总结战争性质影响
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