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5 18:58: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作品名称: 《我们周围的空气 》
学科或课程: 小学科学
姓 名:
学 号:



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材分析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五课,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要的东西。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态和体积,密度很小,而且无法用眼睛看到,手摸到的一种物质,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为此,要让学生认识了解空气,就要让学生借助媒介如水、塑料袋、纸条、气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认识空气的特点。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的了解。另外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水的知识之后,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喜欢观察、喜欢上科学的实验课,但是,在他们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他们对于空气的了解是很少的。因此,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们大胆猜测、想象、猜想,并且用实际的行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2、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1、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借助一些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
2、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孩子们科学的观察能力,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 对无法看到的现象(空气的存在)如何把现象放大,让学生感知到。
教学方法选择与设计
教法: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法、互动式、体验式、讨论式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法:主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资源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玻璃杯、水槽
学生准备:气球、花露水、泡泡水、吸管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情境导入
二、体验探究
三、总结与延伸
教师设计一个游戏——猜谜语,进而导入课题。
活动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教师提出问题:关于空气,我们知道什么?请把所知道的内容填写到课本p75页气泡图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观察气泡图之间的联系。然后,将交流结果进行整理,总结。
活动二、空气存在吗?
教师展示一个鼓鼓的塑料袋,提出问题:“袋子里有空气吗?”如何证明袋子里有空气呢?教师设计两个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
活动三、比较空气和水
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与水相比,又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回顾水的特点:与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整理得出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再让学生填写到课本p77页。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维恩图,与学生交流。
2、探究空气比水轻
教师提出问题:空气和水,哪个轻?哪个重?如何证明?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分组讨论实验方法,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果。(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可适当启发)另外设想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有一下几种;A,装一杯空气(空杯子)与水比较轻重B,把吹好的气球,压入水中,气球会上升。C,用吸管往水里吹气,气泡往上冒等等
3、空气的流动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水能流动,空气能流动吗?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空气能流动?让学生上台吹泡泡,观察气泡的流动,从而感受空气的流动。或让学生喷洒一点花露水,扇一扇,让学生们闻到香味,亲身感受空气的流动。
在此过程之后,让学生画一画风。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提出课后思考问题:空气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是我们不知道的?比如说: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让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并解决问题
积极思考,完成气泡图。找出气泡图之间的联系。
积极思考,小组之间共同合作,进行实验,汇报交流。
积极思考,讨论填写维恩图,并汇报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想出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证实实验的可靠性,得出实验结果。
主动回答,上台演示,亲身经历,找出答案。并画一画风。
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积极思考。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题,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一步一步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思路也更为清晰。
首先,通过展示一个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猜测袋子里是否有空气,进而,教师设计两个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目的是增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是,使学生加深对空气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也加深对气体和液体的理解。
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学生的好奇心触发了起来,是科学课变得有活力。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成员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共同合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在活动中获得空气的知识,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将整堂课进行一个总结,便于梳理知识,使学生明白这节课所学的东西,另外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分钟
4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4分钟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
填写气泡图
比较水和空气
教学评价
科学课本来就是注重实践的一个课程,本节课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体现出来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系列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在思考。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设计了与课题相关联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这一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最好的地方是在于体现了学生们共同合作的目标,学生们将一个个的学习目标当作成一个一个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体会到了科学课的乐趣,同时,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来,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时间的分配上,略显紧凑。其次,就是活动的方式的设计方法上,有点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