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 朝
(公元618~907年,共290年)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的王朝。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它高度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令人瞩目的一大世界先进强国。
我了解的唐朝及今天还能看到的痕迹:
1.唐太宗李世民
2.武则天
3.杨贵妃
4.狄仁杰
5.唐诗……
6.玄奘西游
7.……
1.唐人街
2.唐装
3.唐卡
4.唐三彩
5.……
唐装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唐三彩
1.农业
一.经济的繁荣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曲辕犁
直辕犁
相关史事
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曲辕犁的作用)
曲辕犁
筒 车(模 型)
材料研读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翻车(汉代)
筒车(唐代)
节省人力,
昼夜不停。
筒车(模型)
位于安徽省境内的渔梁古坝,始建于唐
朝,素有“江南都江堰”之称,至今已有千年
历史,2001年被列入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2.手工业
唐画中身着丝绸
服装的妇女形象
蜀锦
唐代花鸟纹锦
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痣,惊奇地问:“你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1987年4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秘色瓷是中国最早的一种专为皇家烧制的瓷器,与一般的越窑青瓷不同,烧制数量极少又不在民间流传,后世一千多年世人都是只闻其名而不见其物)
白
瓷
莲
瓣
座
灯
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马
三彩房屋
三彩云纹盘
三彩碗
三
彩
女
立
俑
三彩钱柜
三
彩
武
士
俑
唐 三 彩
3.商业
相关史事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长安城内,有市有坊,市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市坊分开。
青藏
高原
吐 蕃
藏族
游牧、农耕生活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吐蕃统一
2.唐蕃和亲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文成公主像
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学习与
探究
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
内地的文化,如历法、绘画、书法、书籍、医药等;
内地的生产技术,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建筑房屋等;
内地的优良品种,如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等。
2.唐蕃和亲的意义
唐番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
文成公主塑像
松赞干布塑像
相关史事
唐蕃会盟碑局部拓片
唐蕃会盟碑
唐朝初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
3.民族交融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唐太宗说:“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吹排箫乐伎壁画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弈棋仕女图》
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
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受喜爱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人们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衣食住行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
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诗歌
白居易
李白
杜甫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李白诗集》书影
李白像
诗仙—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了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诗圣—杜甫
杜甫像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白居易
白居易像
诗人 生活年代 代表作 风格特点
李白
“诗仙” 盛唐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 既豪迈又奔放,既清新又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
“诗圣”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等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学习与
探究
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
豪迈奔放,语言轻快。
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讽喻社会,通俗易懂。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书法、绘画、音乐、歌舞
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欧阳询作品:《九成宫碑》
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颜真卿作品:《多宝塔碑》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2.书法、绘画、音乐、歌石窟和雕刻
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知识拓展
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和雕塑
敦煌莫高窟内的塑像
盛唐气象
经济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造船业、矿冶业、造
纸业颇具规模
商业繁荣,交通发达,出现繁华的大都市
民族交往
西南唐蕃和亲
北方、西北各族通婚、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官职、政权交往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积极向上
文学艺术
诗歌: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欧阳询
绘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A
B
C
C
5.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 )
6.(2016 哈尔滨期中)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彩陶
D
C
7.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如图)。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字(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8.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B
B
9.唐代有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
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0.颜真卿在《颜氏家庙碑》中记,东晋右光禄大夫颜含“已
下七叶,葬在上元幕府山西”。1958年,南京幕府西侧的老虎山
南麓发现了颜含家族墓地,出土了墓志和印章。《颜氏家庙碑》
是( )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