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19 13: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
C.打破英国海上优势 D.维护美国海上霸权
2、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 )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3、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发表了如下演说:“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你知道“生于不义”是指什么事件吗 ( )
A.普法战争 B.英法七年战争
C.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D.法俄联合对奥作战
4、下图漫画反映了英国为称霸欧洲而推行的一种传统对外政策,能体现英国这一外交政策的史实包括 ( )
①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②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③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④与法俄结盟,对抗德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曾在巴黎和会上积极努力,并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 )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④严厉制裁德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6、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是因为: ( )
A、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B、避免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利益 D、 认为无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7、观察下图,《凡尔赛和约》中所设定的莱茵非军事区是指 ( )
A、① B、② C、③ D、④
8、《凡尔赛和约》规定 ( )
A、萨尔矿区由国联代管30年 B、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5万人
C、德国不得拥有潜水艇和空军 D、赔款总额为200亿金马克
9、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十五年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① ② B、② ③ C、 ③④ D、① ④
10、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 )
A、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B、争夺对德国的控制
C、争夺对国联的领导权 D、争夺战争赔款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种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请回答:
(1)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和英国有什么分歧?说明原因和理由。
12、 问答题
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帕特森在《美国外交政策》中指出:“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号召,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身上剥了下来。”你如何理解威尔逊的“个人悲剧”
课外拓展与延伸
1、巴黎和会上的“巧合”
举办和会的地点——凡尔赛宫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此地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地点——凡尔赛宫镜厅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此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1月18日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这一天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会议结束签字的时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国支持后挑起了一战
2、萨尔地区的历史归属
萨尔位于莱茵河西岸,法国于843年独立建国,在这之前,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长期混战,因难有结局,才在843年订立凡尔登条约,秃头查理分得莱茵河以西地区,称法兰西王国。法国开始统治萨尔地区。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后,反法同盟拟订了极苛刻的第二次《巴黎条约》,1815年11月法国被迫同战胜国签订该条约,其规定:“萨尔割让给普鲁士,……法国要向反法联盟成员国支付7亿法郎的赔款。”因此,萨尔开始归普鲁士统治。随着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它也就成为了德国的版图。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提出最大限度削弱德国,并收回了1870年普法战败中的失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对于与洛林相连的一个世纪前割出去的萨尔,法国没办法直接收回,只好提出:“为补偿法国北境煤矿的损毁,将煤产丰富的萨尔转归法国开采15年,由国联代管(实为法国管),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法国希望在此期间能感化该地的民众,唤醒他们内心中沉睡了100多年的法兰西民族意识。但在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法国经济危机虽然开始较晚,情况却更糟。1933年,其他国家开始从经济危机中复苏,法国却陷入危机中不能自拔,到1935年达到顶峰。而这时正是萨尔举行公选决定其归属的时期。当时,德国在纳粹党掌权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解决了几百万人就业问题,国内经济大大好转;而纳粹党又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因此,德国出现了一遍拥护纳粹党的呼声。再加上“法兰克人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同德意志的日耳曼民族联系密切。所以,正是在这种情形下,1935年萨尔地区90%的公民投票要求归属德国。即使在二战后,法国曾一度占领萨尔,但在1955年的投票中大多数萨尔人再次选择了德国。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 )
2、在凡尔赛体系下存在的矛盾有 ( )
①战胜国之间 ②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 ③资本主义国家与苏俄 ④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 ( )
A、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尖锐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新国家不包括 ( )
A、捷克斯洛伐克 B、奥地利 C、南斯拉夫 D、波兰
5、“国联联盟”中规定“对于违反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所有国联会员国的战争行为”,这一规定体现了 ( )
A、维护和平原则 B、集体安全原则
C、共同发展原则 D、杜绝战争爆发
6、操纵国际联盟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
①美国 ②英国 ③法国 ④日本
A、① B、② C、①④ D、②③
7、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却由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实力不及英法 B、国联成立后为英法操纵
C、对和会的决议不满 D、主要注意力不在欧洲
8、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  )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9、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 ( )
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C、促进国际和平、合作与安全的组织  D、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机构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际联盟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但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一万公里的旅行,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帐。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3)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击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 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的口号,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对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道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课外拓展与延伸
1、奥匈帝国的解体
奥匈帝国,1867年-1918年的中欧国家,是匈牙利王国和奥地利帝国组成的联盟。它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案。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政主要由组成的十一个民族之间的争执所决定。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
以下这些国家从奥匈帝国(有些是部分)产生: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分裂成捷克、斯洛伐克二国)、南斯拉夫(现在分裂成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六国)、波兰 ,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2、委任统治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甲)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所属近东部分地区、(乙)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丙)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被统治的殖民地称为委任统治地,受委任进行统治的国家称为受委任国。受委任国的任务,对甲类委任统治地,是给予行政“指导及援助”;对乙类委任统治地,是根据所规定的条件将其作为单独的领土担负地方行政责任;对丙类委任统治地,是按照各种保证将其作为自己领土的组成部分加以治理。在形式上受委任国与委任统治地是一种“保护”关系,受委任国对国际联盟负责,须就委任统治地之情况向行政院提出年度报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立联合国时,甲类委任统治地,如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均已成为独立国家;而乙类和丙类委任统治地,则被转为联合国托管制度下的托管领土。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知识梳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一战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  )
A、改变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独霸地位 B、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C、缓和列强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 D、力争取得同英国海军相等的制海权
2、“一战”后初期,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斗争中矛盾最突出的国家是 ( )
A、美、日  B、英、日 C、美、英  D、英、法
3、战后战胜国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4、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参加了四国同盟,以体面的形式葬送了英日同盟,主要原因在于( )
A、一战后英国退出亚洲争霸斗争的角逐 B、英国在东亚地区争霸的对手发生了变化
C、美日争夺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 D、英国势力衰落,在外交上追随美国
5、美国拆散英日同盟的根本内目的是 ( )
A、打击和削弱英、日在远东的势力,便于美国资本在远东的扩张
B、向英日显示美国在经济上的雄厚实力
C、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D、勾结英日共同对付苏俄 
6、“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
A.《布列斯特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
7、《九国公约》中最能体现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意图的条款是( )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利巩固之政府
D.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
8、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这一结论的依据不包括 (  )
A、使美国海军可以同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B、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膨胀
C、纠正了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不公正决定 D、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独霸中国的局面
9、下列条约使日本地位受到削弱的有 (  )
①《凡尔赛和约》 ②《九国公约》 ③《四国条约》 ④《五国条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一战前、一战期间、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侵略态势大致是( )
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日本独霸-美日争夺
英美争夺-美日争夺-日本独霸
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日本独霸-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狂潮-美日共同侵略-美国独霸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予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第22条,(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葛亮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 ——《国联盟约》
材料三 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材料四 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其性质如何?
(2)材料三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
(3)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
(4)材料四“不得因中国情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 “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
(5)材料四“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
12、对华盛顿会议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华盛顿会议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它使中国重新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更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第二种观点认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收回了许多主权,应肯定这次会议的积极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选择一种观点简要说明。
课外拓展与延伸
日本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是日本在1914年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要将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及领土完全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的要求。“二十一条”要求的内容共分五号即五部分。
第一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互愿维持东亚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两国友好善邻之关系益加巩固,兹以定条款如下:
第一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
第三款 中国政府允准,日本国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
第四款 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其应开地方另行协定。
第二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因中国承认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兹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款 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第二款 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为盖造商工业应用之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第三款 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第四款 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许与日本国臣民。至于拟开各矿,另行商订。
第五款中国政府应允,关于左开各项,先经日本国政府同意而后办理:
一、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允准他国人建造铁路,或为建造铁路向他国借用款项之时。
二、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项税课作抵,由他国借款之时。
第六款 中国政府允诺,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
第七款 中国政府允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日本国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
第三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顾于日本国资本家与汉冶萍公司现有密切关系,且愿增进两国共通利益,兹议定条款如左:
第一款 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俟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日本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
第四号
日本政府及中国政府为切实保全中国领土之目的,兹定立专条如下: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
第一款 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第二款 所有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
第三款 向来日中两国,屡起警察案件,以致酿成[车谬][车曷]之事不少,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
第四款 中国向日本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
第五款 中国允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及南昌、杭州,南昌、潮州各路线铁路之建造权许与日本国。
第六款 在福建省内筹办铁路,矿山及整顿海口,(船厂在内)如需外国资本之时,先向日本国协议。
第七款 中国允认日本国人在中国有布教之权。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的单方面“条约”,袁政府事后也不得不声明此项条约是由于日本最后通牒而被迫同意的。此后历届中国政府均未承认其为有效条约。
召开
时间与地点:1919年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三巨头”
各国打算
主要议题
英国劳合·乔治
法国克里孟梭
美国威尔逊
美国:称霸世界
英国: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法国:树立欧洲霸主地位
日本:确定亚太地区霸主
如何处理德国
中国山东问题
法国——严厉制裁和肢解
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获美国支持
日本——获取中国山东,获英法美支持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拒绝和约签字
《凡尔赛和约》
内容
影响
德国及其各同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限制德国军备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各战胜国达成妥协,暂时解决矛盾,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德国暂时屈服于《和约》的压制和约束,为之后的动荡埋下了忧患。





概念:对德、奥、匈、保、土各项条约的和称
实质: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确立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特点:不稳定性
对战败国过于苛刻,激化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
新国家的诞生出现了新的民族矛盾
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
国际联盟的建立
由来: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
“维护和平”的原则
盟约 实行“集体安全”
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建立:1919年4月28日通过盟约,1920年1月盟约正式生效,国联正式成立
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成员: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除在外,美国受孤立主义影响未加入
实质: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D.雅典娜神庙
C.日内瓦万国宫
B.凡尔赛宫
A.泰姬陵
背景
巴黎和会就的重大问题尚未解决
德国战败退出
一战使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法国无力顾及
美英日矛盾尖锐
解决方式: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
相互尊重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与领地的权利
内容 遭受侵略威胁时协商采取措施
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对美国:成功拆散英日同盟,消除争霸亚太的一个障碍
评价 对英国:表面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英日矛盾不断激化
对日本:惋惜废除英日同盟,但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与领地问题
华 盛 顿 会 议
解决方式: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条约》
内容 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但未对巡洋舰、潜水艇的规模和数量限制
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评价 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日本获得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
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三大议题
山东问题
解决方式: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内容: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但仍保留一些特权
意义:是中国外交斗争的成果,修正了《凡尔赛和约》的不公正条款,废除了“二十一条”的部分条款
解决方式:九国签订《九国公约》
内容: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实质: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国问题
中国问题
实质: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而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
评价 暂时的和平下隐藏着危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