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一中2010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3分,20题共60分)
1.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2.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
3.关于我国唐朝时期的商业,表述正确的是
A.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市场交易开始使用纸币 D.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4.“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5.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成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6.胡锦涛近日到北京大学视察,祝贺北大建校110周年。北大是近现代中国文化的符号。下列历史事件与北大诞生直接相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C.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8.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9.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②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④20世纪80年代,英、美、法等国财政不堪重负,缩小了福利规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③《新民主主义沦》④《论十大关系》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1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任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13.下列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内容的是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B.双方均不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C.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积极促成世界多极化
14.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5.漫画《列宁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B.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6.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影响和推动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 西欧走向联合 B.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7.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爆发,美国随即高调介入。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战”。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B.美国干预别国和地区事务
C.美俄关系趋向紧张D.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
18.“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与漫画
19.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增至6.1%。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发达国家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B.当代科技进步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C.资本家利润增长有利于改善劳动者处境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0.法国是一个极富艺术天赋的国度,以下这些成就与法国人有关的是
①将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②在现实主义绘画领域的代表作有《拾穗者》
③著名的印象主义画家创作《向日葵》 ④创作现实主义作品《大卫·科波菲尔》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2分,总计6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4分)
(2)列举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儒学家的努力。(6分)
(3)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2分)
22.(12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关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在资产阶级革命适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律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 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四 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现代民主来之不易,它的创建花费了人类大约2400多年的光阴。….许多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或以其卓越的智慧,或以毕生的精力,甚或以宝贵的生命. —一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特点。(2分)
(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对你有何启示?(2分)
23.(12分)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国共两党为实现这些目标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实现上述目标,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革命纲领?(4分)两党革命纲领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分)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4分)
(3)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了祖国大陆。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发展关系的最大有利因素是什么? (2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男人、女人由于高烧而病倒,然后在几天内死亡。
材料二 1981年,医学专家第一次在纽约和旧金山的同性恋者和静脉注射吸毒者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到2003年末,携带艾滋病毒的人口达到了3780万,从这种疾病出现开始,约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1918—1919年大流感扩散的原因是什么?概括材料中划线部分文字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艾滋病与1918—1919年大流感有什么共同点(3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疾病传播三者的关系。并从疾病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4分)
25.(12分)阅读以下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日本能够顺利向西方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 (4分)
(3)上述学习有什么突出特点?(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3分,20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A
A
B
B
C
A
B
A
B
D
B
C
D
D
A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2分,总计60分。)
21.
(1)表现: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民水君舟”等。(3分。)
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2分)
(2)汉朝: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1分)宋朝:程灏、程颐、朱熹等吸收释、道教义,(1分)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1分)
(3)原因: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封建专制统治强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思想政策;闭关锁国。(4分)
22.
(1)不同:前者是间接民主,后者是直接民主;前者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后者只是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前者是人民民主专政,后者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专政。(4分答出两点就可得满分)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议会拥有立法权,并逐步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2分)
(3)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扩大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重视坚强民族工作;依法治国,完善法律体系(4分,答出2点史实也可得满分)
(4)过程漫长和曲折,发展中不断完善;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2分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3.
(1)共产党: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2分)国民党: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立的新三民主义。(2分)共同点:反帝反封建(2分)
(2) 第一次: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第二次: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成全民族抗战),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分)
(3)有利因素: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2分)
24.
(1)原因:通过陆路和海上贸易蔓延(1分)特点:传播范围广(1分)原因: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汽车火车轮船);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地联系密切;人口流动的频繁。(3分)
(2)起因不明;传播范围广;受感染发人数多,死亡率高。(3分)
(3)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经济全球化必然引发人口发全球流动;人是传染病毒的携带者,人口的流动必然引发疾病的全球传播。(2分)
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疾病的全球流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强,我们人类可以调动全球的的力量和资源共同对抗疾病(2分)
25.
(1)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新政府。(2分)
(2)经济:殖产兴业。政治: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教育:文明开化。(4分)
(3)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借鉴。(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