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制作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小组: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工序.
2.学习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3.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工序.
难点:学习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导学流程】
基础感知
1、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夜》。
2、关于“景泰蓝”:
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工艺品之一。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等。
探究未知
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这种工艺品为什么被命名为“景泰蓝”?
景泰蓝是如何制作的?按照什么说明顺序写作的?
同是景泰蓝制作工序,为什么详写"掐丝"和"点蓝"这两道工序?
4.重点分析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
课件31张PPT。请您欣赏瓷 器景泰蓝景泰蓝的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工序.
2.学习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3.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思(12分钟)要求:
1、按照导学提纲,阅读文本,完成导学提纲中出示的问题,并把发现的疑惑记录下来。
2、不交流,不提问,埋头动笔勾画圈点。
3、抓紧时间,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重点画出,一会儿在讨论环节中解决。 议(7分钟)要求:
1、通过两两合作,解决导学提纲中探究未知部分。
(提示:可以一问一答,我说你记)
2、深入学习部分,展开小组讨论,在组长安排下分层讨论或全组一起讨论。
(要求:?主动质疑,寻求帮助;?积极参与,善于倾听)
3、组长合理把控好时间,并注意记录其他同学的闪光点(新思路、新方法) 展要求:
1、使用专业术语,普通话准确简练地表达内容;
2、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3、别人展示时,其他人注意倾听,吸取精华, 挑出错误。
4、学生竞相展示时,须使用规范切入语,如“我展示”、“我补充”、“我质疑”、“我纠错”。
评1、景泰蓝命名原因?① 这种工艺品流行于明朝景泰年间;② 景泰蓝当初的颜色大多是蓝颜色的。2.制作工序及说明顺序制作过程(2—3段)(10—13段)(14段)(15段)(16段)(4—9段)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详写)(详写) 裁料
第一步:裁料,裁料是制胎的一个前期工作,就是把成块的铜板裁剪成需要部件的形状,为了便于后期制胎之用。 制胎
第二步:制胎,将裁剪好的铜板经过敲打初步制作成需要的胎型,并烧焊起来。
掐丝
第三步:掐丝,俗称掰花,就是将铜丝掐丝成想要的图案。
粘丝
第四步:粘丝,将掐好的铜丝按照设计图粘帖在胎体上。
点蓝
第五步:点蓝,将珐琅釉料填涂在掐丝缝隙中。
烧蓝
第六步:烧蓝,将点好蓝的半成品加火烧制,使得珐琅釉料融化粘合到胎体上。
磨光
第七步:磨光,将经过烧蓝过后的景泰蓝制品外表的珐琅釉料打磨光亮。
镀金
第八步:镀金,古代景泰蓝的制作都是采用火镀金,颜色更加的鲜亮,厚重。
本文按照 顺序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说明景泰蓝手工制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制作工人手艺的精巧和这种工艺品的珍贵。工艺流程3、课文详写“掐丝”、“点蓝”的原因?①这两道工序最有特色,最能体现“繁复”、“精细”的特征,详写能突出景泰蓝特有的制作过程。②这两道工序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它们直接影响着制品的质量,决定着制品的特色。4、重点段落分析(说明方法)第四段作诠释(第二步工作叫掐丝,粘在……)举例子(譬如粘一棵柳树吧,……)打比方(每片叶子……括号)作比较(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 检1、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作诠释)2、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列数据)3、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作比较)4、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象
画家的画桌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打比方) 创造的人生也同样是最美的。
只有波涛汹涌的浪花,才能显示出大海磅礴的气势;
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
只有敢于跋涉,登上峰顶,才能领略山川的壮丽风光,才能体会创造的欢欣快乐。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