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3分)
1. 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剩余水的密度将_________ ;一只钢瓶内储存有压缩气体,用掉一半,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单位换算 500g=_________kg???? 300mL=_________cm3??
?? 1.29kg/m3=_________?g/cm3 ?0.8g/cm3=_________kg/m3.
3. 体积为1米3冰块的质量为______千克,全部融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米3.(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4. 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若将甲切去,乙切去,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______。
5. 一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600g.则:(1)此瓶容积是______cm3;
(2)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500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______kg/m3。
6. 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前,他首先将游码放在______,然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若称量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7. 密度为ρ1的液体和密度为ρ2的液体质量相等,将它们均匀混合(混合后体积不变)在一起,混合液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请用ρ1和?ρ2的表达式来表示).
8. 有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则_________球的体积最大;若是这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体积相同,则_________球一定是空心的(ρ铜>ρ铁>ρ铝).
9. 体积为V0的空心铝球质量为m0,已知铝的密度为ρ0,现将某液体注满它的空心部分后球的质量变为m1,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_,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
10. 某容器盛满水时总质量为65g,将30g沙粒投入这个容器中,溢出水后总质量为83g,则该砂的密度为_________ kg/m3.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1. 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为(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其质量m成正比 B. 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反比
C. 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其体积V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12. 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13. 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 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 使用磨损的砝码
D. 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14. 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
A. 5:12 B. 20:3 C. 3:20 D. 12:5
15. 由铜、铁、铝制成的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三个空心球,空心体积最大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
A. 铜球 B. 铝球 C. 铁球 D. 无法判断
16. 常温常压下,对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 同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D. 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17.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8424西瓜的质量约为300克 B. 1千克铁的质量比1千克棉花的质量大
C.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50克
D.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所以任何情况下物体的质量都不变
19. 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 50g B. C. D. 无法判断
20. 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11+6+17分)
21. 小明想知道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_____________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___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2分)__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2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_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2分)
22.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cm3、20cm3、30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cm3)是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______ ? 10?
2 54? 20?
3 84? 30?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
(3)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6+6+8=24分)
23. 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想,如果衔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就能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500mL,内有0.2kg的水.请你帮乌鸦计算:
(1)瓶内水的体积是多少?(2)使水到达瓶口,要放入的石块质量是多少.(石块密度为2.6×103kg/m3)
24. 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2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5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9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0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19.3g/cm3和8.9g/cm3.
(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
25.
答案
1.不变;变小 2.0.5;300;1.29×10-3 ;0.8×103 3.0.9×103 ? 0.9×103 ? 0.9 4.1:1;2:3 5.400;0.75×103
6.零刻度处 ?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 73.4 7. 8.铝;铜、铁 9.V0- ? 10.2.5×103
11.D12.D13.D14.A15.A16.C17.A18.C19.A20.B
21.水平;标尺左端零刻线;平衡螺母向左调;45;1.25×103;偏大;装满水;?ρ水
22.用手拿砝码 ? 27 ? 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 ?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23.解:
(1)由得0.2kg水的体积:
,
(2)石块总体积:
V石=V瓶-V水=500×10-6m3-2×10-4m3=3×10-4m3=300cm3;
瓶内石块的总质量:
m石=ρ石V石=2.6×103kg/m3×3×10-4m3=0.78kg,
答:(1)瓶内水的体积是2×10-4m3;
(2)使水到达瓶口,要放入的石块质量是0.78kg。
24.解:(1)空瓶装满水:
m水=0.5kg-0.2kg=0.3kg=300g,
由ρ=得空瓶容积:
V=V水===300cm3,
(2)金属粒的质量:
m金=m总-m瓶=0.9kg-0.2kg=0.7kg=700g,
(3)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
装入水的质量m水′=1.0kg-0.7kg-0.2kg=0.1kg=100g,
由ρ=可得再装入水的体积:
V水′===100cm3,
金属粒的体积:
V金=V-V水?=300cm3-100cm3=200cm3,
金属粒的密度:
ρ===3.5g/cm3=3.5×103kg/m3。
答:(1)玻璃瓶的容积为3×10-4m3;
(2)金属颗粒的质量为0.7kg;
(3)金属颗粒的密度为3.5×103kg/m3。
25.解:(1)根据实验结果,工艺品的实际密度:ρ===11.54g/cm3.
(2)根据售货员的说法:
工艺品中金和铜的体积分别为:V金===15.54cm3,V铜===33.71cm3
总体积V'=V金+V铜=15.54cm3+33.71cm3=49.25cm3
工艺品的密度:ρ'===12.18g/cm3.
从计算结果可知,实际密度小于按含金量为50%计算时的密度,因此售货员的说法不可信.
(3)设这件工艺品中金的质量为m'金,则铜的质量为600g-m'金,
由ρ=得:+=52cm3
解得m'金≈255g
含金量为:×100%=×100%=42.5%
答: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11.54g/cm3;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的工艺品的密度为12.18g/cm3,说明售货员的话不可信;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为42.5%.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