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沃土中原(听赏)保卫黄河 课件 (共17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五、沃土中原(听赏)保卫黄河 课件 (共17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3-15 10:36:01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听赏)保卫黄河(合唱)冼星海 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合唱曲目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 合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歌曲分析作品体裁:进行曲 情绪:坚定有力
速度:中速稍快 力度:强
分段:前奏——第一部分齐唱——第二部分二部轮唱——第三部分三部轮唱——间奏——第四部分合唱
旋律特点:节奏鲜明有力,音乐情绪高亢激越,振奋人心
保卫黄河分段:前奏——第一部分齐唱——第二部分二部轮唱——第三部分三部轮唱——间奏——第四部分合唱
速度风格:中速稍快,进行曲风格。
情绪:坚定有力。
情景: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
演唱形式:齐唱;二部轮唱;三部轮唱;合唱。
齐唱效果:同心协力,一致抗战;激励人们前进;坚强的决心和英雄气概;
轮唱效果:此起彼伏,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继。
间奏效果:使情绪升华,进一步渲染气氛、刻画形象,并为最后的合唱做好了转调准备。
合唱效果:各种力量汇集起来,奔赴战场,坚决抗战。凸显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什么是大合唱?
?? 大合唱又称康塔塔,这种大型声乐体裁包括独唱、重唱、齐唱、合唱、乐队等形式。
轮唱的知识轮唱又称为卡农,同一旋律先后演唱,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旋律线条分段欣赏演唱形式前奏
第一部分齐唱
第二部分二部___唱
第三部分三部___唱
间奏
第四部分___唱保卫黄河第一部分 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答案:齐唱
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答案:激励人民前进 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
整段乐曲表现是强还是弱 ?是急促激动还是平静舒缓?
答案:强 急促激动
作者为什么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呢?
答案:奋勇抗战 不畏强暴 坚强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