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对花 教案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型:唱歌课
教学内容: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沃土中原》第一首《对花》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河北民歌,歌曲为4/4拍,歌曲是流传于中原地区的问答歌,用问答的对歌形式反映生活知识的内容。歌曲《对花》的音乐很有特点,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下滑音、倚音),使歌曲的风格与特点更为鲜明和突出,同时歌曲的旋律不断地重复出现,给整首歌曲带来独特的地方色彩。歌曲中模仿锣鼓的“七八弄冬采冬采”拟声词的运用给歌曲增添了趣味性和舞蹈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对唱、表演唱的演唱形式,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了解下滑音、倚音的唱法,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地方特点与情绪,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对唱、表演唱的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准确演唱倚音。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手绢。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调整学生坐姿,呼吸状态,组织教学。
趣味导入——第一个任务:学习行军步伐。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军队与老百姓》片段。请学生简述歌词内容。
教师:看完了这段短片,哪位同学能够来给我们归纳下歌词的内容?
教师:解放军与老百姓亲如一家人,团结起来击退敌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勇敢的解放军战士。老师手里有三个任务:首先第一个任务是要求我们按指定的步伐行军,因为敌人非常狡猾,而这种步伐能混淆他们的视听;第二个任务是学会歌曲与我们的地下党员接暗号;第三个任务是伪装成表演者隐藏在敌人中寻找情报。完成任务的同学,我们就为他戴上大红花。
教师:你们看,这个就是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学习行军步伐(出示ppt)一二组的同学拍手,三四组的同学跺脚。
拍手 0X 0X 0X 0X | 0X 0X 0X 0X |
跺脚 X X X X | X X X X |
教师:首先,我们请一二组的同学一齐念念,休止符的地方用“en”代替。
教师:同学们念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en”在心里默念,我们再来一次。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模仿老师,休止符处手往外。
教师:请一二组的同学们稍作休息,我们来看看三四组的表现。
教师:请三四组的同学看老师,跟我一齐念一念。
教师: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对的,强弱弱弱,来,我们一起把强弱做出来。
教师示范跺脚节奏,学生尝试跺脚节奏。
教师:关键的时刻到了,我们合作起来,共同完成第一个任务。
教师:同学们非常棒,我们反复一遍。
教师:恭喜同学们,第一个任务成功完成,接下来我们要迎来第二个任务,学会歌曲对暗号。
新课教授——第二个任务:学习歌曲对暗号
1、听一听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第44页。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边听一边思考两个问题。
1,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教师:听完了对花这首歌曲,哪位同学来说说看,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恩,很轻松、热闹喜庆。歌曲的演唱形式呢?他们是怎么唱的?这种一问一答得演唱形式,称为对唱。对唱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男女对唱、小组对唱、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童声对唱等。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就属于童声对唱。老师刚才给大家表演的形式是表演唱,带有表演动作的演唱歌曲。
教师:老师还想考考你们,书上的谱子和屏幕上的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真聪明,接下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自主学习第三段的歌词。
教师:下面我们再仔细的听一听歌曲的第一段,找一找看,有什么记号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滑音、倚音的教学
教师:相信大家都发现了这首乐曲中有个小记号?这个小记号是什么呢?
(通过比较法,加入两种不同的方式演唱,让学生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这个小记号就是和“倚音”。作用是突出河北音乐的特点,使得歌曲更加活泼、生动、有趣。
唱一唱
(1),模唱:
教师:接下来,老师弹奏旋律,同学们用啦来模唱,指导“6”音,演唱好后面的合唱部分。
(2),分句教唱歌谱——教师弹琴,学生画旋律线完整演唱歌谱。
教师:同学们的乐感都很不错,那么现在,请大家看到课本第44页蓝色区域,自己动手跟着旋律线画一画。
教师:然后跟随老师,一边画旋律线一边把歌谱唱一唱。
(3)、学习歌词
教师:接下来我们把第一段的歌词念一念,然后说说看你认为歌词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
①七不弄冬采冬采,八不弄冬采冬采。
②得儿色,得儿色。
教师:你能唱一唱吗?(手拍鼓点或用扇子舞的动作来引导学生说出有趣的原因。)
(4)、教师分句教唱前两段歌词,第三段学生跟琴演唱。
教师:哎哟不错哦!下面跟老师来分句学唱一边,不要忘记滑音和倚音哦!
①师生合作
教师: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下暗号,第一段我唱甲,你们唱乙。第二段反过来,第三段我们一起唱。
②男女合作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端正做好,我们男女同学来一个“对歌”,第一段女生问,男生答,第二段,男生问,女生答。第三段全班同学齐唱。
三、拓展学习——第三个任务:伪装成表演者。
教师:再次恭喜同学们完成了第二个任务,最紧张的时刻即将到来,谁能最棒的完成第三个任务呢?我们拭目以待。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道具——扇子。是河北人民用来跳舞的,在北方一带,感染力最强的一种舞蹈——扭秧歌,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扭一扭,希望大家跟着音乐拍一拍,动一动,给我鼓鼓劲。
教师:同学们开心吗?请起立,跟老师一齐学习几个扇子舞的动作。
教师:动作我们学完了。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舞起来。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去执行任务了吗?真棒!老师播放伴奏,同学们来一段表演唱。
教师:恭喜同学们顺利的完成了三个任务,敌人已经被消灭了。等下下课后请个人勇敢的战士们来老师这领取属于你们的大红花。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非常的开心,看得出大家也有不少的收获。其实,在我们广西也有好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比如《多谢了》《山歌好比春江水》《世上哪有树缠藤》等等,都非常好听。大家可以在课后去听一听。在今后学习中,你们还将接触我国更多具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