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课件(18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课件(18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3-15 11: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1

02

03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编花篮》
判断它们分别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
陕北民歌
新疆民歌
河南民歌
的中原韵


中原,顾名思义就是“天下至中的原野”。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传统上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广义上说包括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
中原地区

沂蒙山秀丽的风光

《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来传遍全国各地。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这时,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对武装组织——黄沙会。这个反对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目的,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对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山风光的内容。《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
这首歌曲分了四个乐句,每个乐句都由两个小节组成。第二个乐句的旋律、节奏基本上承接了第一乐句,旋律在第三乐句出现转折,第四乐句既承接了第三乐句,又有第一、二乐句的旋律风格特性。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为:起承转合。

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鱼咬尾”


关键字


关键字
《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4/3拍子,速度轻快,风格活泼、热情洋溢。
4/4拍子,速度平缓,风格高亢嘹亮,具有乡土气息。

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具有粗狂的气质、醇厚的情感、诙谐的格调,体现了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爽朗热情的性格。
终须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