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5个生字,书写9个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善于思考的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点石成金(播放视频)
师:金子代表了财富的,获得财富可是很多人的梦想,是许多人的愿望。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也想获得金子。
2. 板书课题《金子》。
师:那么,本文的主人公获得了金子吗?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
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
3. 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见课件)
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蜂拥而至: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一无所获: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倾盆大雨:形容雨大势急。
扫兴: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 1-3段):彼得在萨文河畔挖金子,苦干了几个月,一无所获,准备离开。
第二部分(第4-6段):一次大雨过后,地上长出上草,彼得若有所悟,留下培育花苗。
第三部分(第7段):五年后,彼得实现了理想,找到了“真金”。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3自然段,文中有哪些人,你能找出介绍他们的词语?
大多数淘金者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后扫兴离去。
彼得不甘心落空,留了下来。
(2)找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他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当别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彼得
仍然心存希望。
“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说明他更加勤劳,更加吃苦耐劳。
(3)口语交际:说一说彼得是怎样 “埋头苦干”的?
彼得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心一意地挖着,不停地挖着,就这样,一直挖了好几个月,
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
(4)尽管他如此努力,整块土地都快被翻遍了,结果怎样?彼得此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彼得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他由希望到失望。
师:齐读这两句话,一起感受彼得此时的心情。
3. 第二部分
(1)品读第4-6自然段,彼得发现大雨过后眼前的景象“不一样”了,有什么不同?
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2)你是怎样理解“绿茸茸”的?说明彼得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很细很嫩的,只冒了一点点的小草。
这样微小的变化彼得都能发现,说明彼得善于观察,发现。
(3)松软的泥土,绿茸茸的小草,你能想到什么?
说明这里土地很肥沃,适合植物生长。
(4)你是怎样理解“若有所悟”?彼得好像明白了什么?
“若有所悟”似乎有点明白或好像有点理解。
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
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
师:由此可见,彼得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善于思考。
(5)你能体会彼得此时的心情吗?
他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
师:让我们齐读这一段,一起感受彼得此时的心情。
(6)彼得流留了下来,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7)口语训练:彼得会怎样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呢?
每当娇嫩的花苗上有虫子了,彼得不分昼夜把农药喷洒在每一棵花苗上。
每当骄阳似火,花苗渴得无精打采,彼得就在炎炎烈日下给花苗浇水,让每一棵花苗喝的饱饱的。
每当野草和花争夺养分了,彼得冒着狂风暴雨,把野草全部除掉。
(8)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彼得?
用心、勤劳、吃苦耐劳。
(9)写作训练:你能介绍彼得的花圃吗?
花圃里有淡黄的月季花,紫红的喇叭花,鲜红的玫瑰花,还有淡白的百合花……。这些
花一丛丛,一簇簇,引来许多蜜蜂、蝴蝶来做客。
师:果然如他所愿,五年后,彼得真的成功了。
4. 第三部分
(1)品读第7自然段,彼得是通过什么实现梦想的?
他的勤劳和智慧。
(2)朗读: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
里。” 你是怎样理解“不无骄傲”的?
不、无,双重否定,等于肯定。“不无骄傲”值得骄傲。
(3)为什么说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因为其他淘金者,找不到金子都走了,只有他一个 人留下了。
(4)“真金”指的是什么?
善于思考,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财富。
(5)为什么说金子就在土地里?
在土地上辛勤的劳动,就能得到回报,创造财富。
5.口语交际:说一说你的梦想?你会怎样实现呢?
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一个很美很美的梦想,
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这个梦想,
我会努力学习;
为了这个梦想,
我会顽强拼搏。
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我相信,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更相信,只要坚持,
梦想总会成真!
6.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实现梦想的名言名句。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想对彼得说些什么?
教师总结:我们每 个人的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就让我们用智慧点亮希望的明灯,用汗水和心血催开成功的花朵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课堂练习
1.我会写词语
(默默)地挖掘 (松软)的土地 (绿茸茸 )的小草
(坑坑)洼洼 (倾盆)大雨 蜂拥(而至)
2.我会组词。
杭(杭州) 盆(花盆) 软(松软)
坑(泥坑) 盘(玉盘) 吹(吹风)
六、作业布置
1. 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 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金子?
绝大多数人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 埋头苦干 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 若有所悟 全力培育
找到真金
【教学反思】
《金子》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
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
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在教学中,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细读品味,让学生感悟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
的劳动。为了让学生理解“全部精力”,设计了口语练习。让学生想象彼得培育花苗时的辛
苦。
在了解彼得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通过口语交际,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梦
想只有靠辛勤的努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