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学案 九上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学案 九上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5 15:52:22

文档简介

【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2018·泰安中考)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2.(2018江西样卷)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古代雅典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斯巴达
3.(2018聊城)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强调公民的平等    
B.保护公民的隐私
C.保护公民的财产    
D.表达生者的敬意
(2018赣州模拟)它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不断的武力征服使之成为拥有地中海周边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它继承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这段文字概述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2018·莒南一模)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2018·临沂模拟)下图的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这表明 ( )

A.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
B.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它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D.它推翻了罗马奴隶制政权
7. (2018·南平质检)从“十将军”“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等词汇中,可以联想到的相关制度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D.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2018·福建模拟)古希腊文化在公元前4世纪传播到了东方,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渗透,这得益于(   )
A.古埃及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9. (2018·黔南州中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0.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选项与古希腊文明无关的是(  )
A. 《天方夜谭》 B. 《荷马史诗》 C.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和浮力定律 D. 伯利克里改革
11.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
A.毁灭了东西方文化
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12.(2018肥城模拟)李雪参加电视台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碰到这样的问题“下面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请你帮她判断一下,该如何选择(  )
A.公元2世纪,罗马是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B.统治实权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
C.公元前509年建立
D.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成文法
13. (2018浙江杭州中考)某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①恺撒与元老院   ②米隆与《掷铁饼者》
③屋大维与罗马法   ④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8北京中考)下侧漫画反映出古代雅典(  )
A.通过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
B.重视教育并鼓励学术研究
C.所有居民都有参政的权利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15. (2018江苏泰州中考)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18分)古代文明在碰撞中传播,在交往中融合。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一】碰撞中传播

(1)观察图 1,根据图中箭头所示指出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观察图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帝国疆域最大时的地理位置。
(2)观察图1和图2,分析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交往中融合】
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重要通道,当年在这条路上来往的商人将不同地区的物产、文化进行传递和渗透。当然,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不仅仅是丝和丝绸……西汉时期,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地西行,丝绸之路更加畅通。当然在这条路上,经常看见的是阿拉伯人的身影。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上还运输哪些商品。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快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中国年”“俄罗斯年”的成功举办,类似的活动也在世界其他不同地区举办,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有深度和广度,中国对世界的了解也更加透彻和全面。
古代文明传播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阅读材料三,你认为当今世界我国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17.(18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丰富多彩,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异常光辉的地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一的建筑名称是什么?举出古代希腊在文学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一例。
(2)这一时期古罗马的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出此时期古罗马一个代表性建筑。
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3)材料二中“全体人民”主要指什么人?如何评价这种政体?
材料三: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4)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的是那部法律文献的颁布?它的颁布有何作用?
材料四: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5)根据材料四列举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结合材料概括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联系主要有哪些基本方式?
18.(19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于地处欧、亚、非三州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化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备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但是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他们这种封闭保守而无视创新的心态最终使它们辉煌一世的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
(1)材料一中图三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图一、图二在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走向辉煌和衰败的原因
(3)“学史明智,以史为鉴”,根据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所有:21教育】

【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学案
九年级上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2018·泰安中考)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解析】从孕育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更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农耕文明发达;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综上所述B、C、D是正确的,A所述不合实际情况,是不正确的。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差异的相关知识点。
2.(2018江西样卷)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古代雅典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斯巴达 【解析】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这段话中的“她”指的是古代雅典。雅典民主开民主政治的先河。雅典正是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文明中的大部分辉煌。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典民主开民主政治的先河。
3.(2018聊城)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强调公民的平等    
B.保护公民的隐私
C.保护公民的财产    
D.表达生者的敬意
【解析】据材料“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城邦公民的平等,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熟记基础知识。本题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 21教育网
(2018赣州模拟)它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不断的武力征服使之成为拥有地中海周边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它继承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这段文字概述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解析】这段文字概述的是古代罗马。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018·莒南一模)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可知材料评述的是古希腊文明。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2018·临沂模拟)下图的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这表明 ( )

A.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
B.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它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D.它推翻了罗马奴隶制政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巴达起义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73年,罗马共和国爆发了斯巴达起义,这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这表明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斯巴达起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7. (2018·南平质检)从“十将军”“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等词汇中,可以联想到的相关制度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D.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当政期间,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全体成年男性可以参与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是雅典。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当政期间,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和地位。
8. (2018·福建模拟)古希腊文化在公元前4世纪传播到了东方,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渗透,这得益于(   )
A.古埃及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解析】据所学知:公元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他出兵东征,扫荡小亚细亚,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过程中,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有关内容。
9. (2018·黔南州中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依据题目材料“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可知,这里所指的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疆域,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10.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选项与古希腊文明无关的是(  )
A. 《天方夜谭》 B. 《荷马史诗》 C.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和浮力定律 D. 伯利克里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文明成就。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名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他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在古希腊各城邦中,通过伯利克里改革,雅典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天方夜谭》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有264个故事,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不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天方夜谭》。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从古希腊文明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古希腊的文明成就进行思考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辨析能力,要注意区分古希腊与阿拉伯的文明成就。1·世纪*教育网
11.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
A.毁灭了东西方文化
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了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故选D。
【点睛】本题以学者的评述为依托,考查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典型事例和不同影响。y-com
12.(2018肥城模拟)李雪参加电视台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碰到这样的问题“下面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请你帮她判断一下,该如何选择(  )
A.公元2世纪,罗马是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B.统治实权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
C.公元前509年建立
D.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成文法
【解析】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故选A。
【点睛】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共和国的相关史实。
13. (2018浙江杭州中考)某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①恺撒与元老院   ②米隆与《掷铁饼者》
③屋大维与罗马法   ④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米隆是古希腊著名雕刻家,代表作有《掷铁饼者》,②正确;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④正确;①③的人物与文明成果都是古罗马的,排除。故选C。21教育名师】
【点睛】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4.(2018北京中考)下侧漫画反映出古代雅典(  )
A.通过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
B.重视教育并鼓励学术研究
C.所有居民都有参政的权利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解析】从图中人物对话中的信息可知,强调的是雅典的民主和公民大会的重要性;A选项描述的是古罗马;B选项从图片中无法得出;C选项中“所有居民”表述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本题旨在结合图画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掌握。需熟悉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15. (2018江苏泰州中考)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
【解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入选陪审团,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妇女、儿童和外邦人没有这种权利,选项中只有40岁雅典男性公民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18分)古代文明在碰撞中传播,在交往中融合。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一】碰撞中传播

(1)观察图 1,根据图中箭头所示指出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观察图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帝国疆域最大时的地理位置。
(2)观察图1和图2,分析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交往中融合】
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重要通道,当年在这条路上来往的商人将不同地区的物产、文化进行传递和渗透。当然,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不仅仅是丝和丝绸……西汉时期,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地西行,丝绸之路更加畅通。当然在这条路上,经常看见的是阿拉伯人的身影。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上还运输哪些商品。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快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中国年”“俄罗斯年”的成功举办,类似的活动也在世界其他不同地区举办,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有深度和广度,中国对世界的了解也更加透彻和全面。
古代文明传播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阅读材料三,你认为当今世界我国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案】(1)从马其顿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
(2)两个帝国都跨亚、非、欧三洲.但罗马帝国的版图中地中海是其内湖.
(3)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等.(任举2件即可)阿拉伯人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4)暴力冲突;和平交往.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与文化,对加快我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观察图1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是从马其顿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帝国疆域最大时的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
(2)观察图1和图2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同点是两个帝国都跨亚、非、欧三洲。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不同点是罗马帝国的版图中地中海是其内湖。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上还运输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等。阿拉伯人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4)古代文明传播的两种方式是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阅读材料三可知,当今世界我国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与文化,对加快我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明在碰撞中传播、在交往中融合,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m
17.(18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丰富多彩,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异常光辉的地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一的建筑名称是什么?举出古代希腊在文学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一例。
(2)这一时期古罗马的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出此时期古罗马一个代表性建筑。
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3)材料二中“全体人民”主要指什么人?如何评价这种政体?
材料三: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4)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的是那部法律文献的颁布?它的颁布有何作用?
材料四: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5)根据材料四列举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结合材料概括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联系主要有哪些基本方式?
【答案】(1)帕特农神庙;《荷马史诗》。
(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方尖碑、凯旋门、万神庙等。
(3)成年男性公民;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但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上的,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4)《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5)?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帕特农神庙和《荷马史诗》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图片信息,根据教材所学得知,图片指的是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共和国首都雅典卫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神庙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这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古代希腊在文学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比较客观详实的反映了希腊的历史,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本题主要考查了古罗马的建筑的特点以及代表性建筑。结合教材所学得知,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此时期古罗马一个代表性建筑有:方尖碑、凯旋门、万神庙等。
(3)本题主要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结合材料二的信息,根据教材所学得知,材料二中“全体人民”主要指成年男性公民,这种政体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但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上的,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
(4)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共和制时期创立,主要调节公民内部的法律。以民法为主要的内容,主要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平民的要求,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5)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联系主要基本方式。结合材料四的信息,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根据教材所学得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包括: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联系主要是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暴力冲突: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和平交往:马可·波罗来华等。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欧洲文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8.(19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于地处欧、亚、非三州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化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备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但是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他们这种封闭保守而无视创新的心态最终使它们辉煌一世的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
(1)材料一中图三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图一、图二在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走向辉煌和衰败的原因
(3)“学史明智,以史为鉴”,根据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所有:21教育】
【答案】(1)先后组织编纂《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共同构成《罗马民法大全》;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罗马帝国统治的稳固和发展;体现了一定的“法制精神”,影响至今。
(2)走向辉煌的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商业贸易繁荣,经济发达;继承和保存古希腊文化;衰败的原因:不善于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文化;自我封闭保守,没有进行大胆的创新;
(3)健全民主法制,倡导自由、民主;先进人物促进社会进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解析】(1)本题考查罗马成文法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一中图三人物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他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先后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共同构成《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罗马的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罗马帝国统治的稳固和发展;体现了一定的“法制精神”,影响至今。
(2)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走向辉煌和衰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二“由于地处欧、亚、非三州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化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可以概括出拜占庭帝国走向辉煌的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商业贸易繁荣,经济发达;继承和保存古希腊文化等。由“拜占庭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他们这种封闭保守而无视创新的心态最终使它们辉煌一世的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可以概括出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的原因:不善于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文化;自我封闭保守,没有进行大胆的创新等。
(3)本题考查对学习历史的认识。罗马法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拜占庭帝国的繁荣和衰落使我们认识到要健全民主法制,倡导自由、民主;先进人物促进社会进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等。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古代欧洲文明的相关知识。
【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及发源地,了解希腊城邦的基本史实。初步理解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2.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简单说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认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3.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认识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增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希腊城邦
1. 地理环境 (1)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早期文明: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3..城邦特点: 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 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 8 400 平方千米。
4. 城邦居民 (1)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2)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3)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 背景: 雅典城邦经历几次改革后,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 200 多个城邦的盟主。 2.概括: 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具体表现 (1)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 10 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三、亚历山大帝国
1. 亚历山大东征 (1)打败波斯: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 334 年,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 3.5 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 10 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迎战。 亚历山大出奇制胜,大流士临阵脱逃。
(2)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再败波斯大军。公元前 330 年, 波斯帝国灭亡。 2.帝国建立: 历经 10 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
3.历史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知识点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罗马城邦的兴起 (1)自然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兴起:自公元前 1000 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制 (1)共和国建立: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共和制政体: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 .立法——《十二铜表法》
(1)由来: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2)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3)影响:《十二铜表法》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 罗马的扩张 (1)控制西地中海: 公元前 3 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2)征服东地中海: 公元前 2 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共和国的衰落 (1)原因: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 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 (2)起义与影响: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在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下, 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
1. 凯撒掌权: 公元前 49 年, 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 (1) 公元前 31 年, 屋大维成为内战的最后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 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2) 公元前 27 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帝国扩张: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 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 375 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知识点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 概况: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 2.文学: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 雕塑: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二、建筑艺术
1. 希腊建筑艺术: 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艺术: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 8 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1)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2) 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3)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 古罗马法学成就突出 (1)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三、公历的缘起
1. 编制: 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 6 小时的误差,采取每 4 年增加 1 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能被 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 2 月份增加一天。 2. 4 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1.古代亚非文明发祥于大河流域,古代欧洲文明以海洋为中心。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而不是雅典所有成员的民主政治。
2.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拓展方式
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
政治体制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建立共和国后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罗马帝国建立后,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突出贡献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法
3.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举例说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
特点
举例
大河文明
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在经济上,发展农耕经济,因而也称为农耕文明。在政治上,大多建立的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文化和思想上稳定持重,思想保守,不崇尚对外扩张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海洋文明
诞生于沿海地区。在经济上一般发展对外贸易,工商业比较发达。政治上多实行民主制和共和制。文化上具有开拓精神
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
★知识点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典例1:(2018·烟台中考)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
A.5人 B.3人 C.2人 D.1人
【解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根据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只有男主人1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育网
★知识点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典例2:(2018·青岛中考)“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建立并迅速灭亡,与材料“把自己的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不符,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统治处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4世纪,与汉帝国统治时间相吻合,且统治长久并较为稳固,与上述材料相符,故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存在于公元395年至公元476年,此时汉帝国已不复存在,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王国统治开始于公元5世纪后期,与汉帝国不同时存在,故D错误。故B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罗马帝国的相关内容。
典例3:(2018泰安模拟)这场战争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和人民带来战火之灾,另一方面客观上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该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布匿战争
【解析】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知识点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典例4:(2018德州)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解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荷马史诗》。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荷马史诗》的内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