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闻两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19 1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弹火翻飞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宏如诗,壮美若虹,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二、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读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铜陵(líng ) 狄(dí )港 古宛(wǎn )县 二十八宿(xiù ) 锐不可当(dāng )
2.解释:
锐不可当: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击溃:打败并溃退。
要塞:军事上有重大意义,有坚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三、速读课文,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
1.记叙的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两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
3.新闻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五部分
4.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
5.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看各有什么特点?
四、品读文章,揣摩新闻的语言特点。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们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既已度过三十万人。”
把“突破”、“渡至”、“二十四小时既已”依次次换成“越过”“到达”“共”好不好?为什么?
2.把文中“至发电时止“换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把“现已占领”换成“现在已经占领”好吗?为什么?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
3.九江(不含),括号里的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天,东西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从感彩的角度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学《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导入新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读字词。  
  二十八宿(xiu) 绥靖(suijing) 阻遏(e) 杜聿(yu)明
三、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四、自主研讨
  1.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
  结果:河南基本解放。
  2.理清新闻的结构
  ① 标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② 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敌军南逃的背景、时间。
  ③ 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 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⑤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⑥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
  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五、质疑反思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2.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同:主题——战争;
  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
  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纵横挥写,儒雅广博。
  六、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七、巩固性自测:
请阅读新闻,然后回答下面各题。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
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
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两年前,患者冀书春喘憋严重,口唇绀紫,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恶化很快。经当地医院就诊,难以治愈,慕名至安员医院求治。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肺听诊双侧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患者活动3分钟后心率由90次 / 分升到142次 / 分,医生明确诊断为待发肺纤维化。而治疗此症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肺。1995年2月23日,安员医院全院各科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冀书春施行了肺移植术。术后曾出现并发症,以及排异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治愈。 患者恢复很快,肺核扫描见移植的左肺遍气及血流灌注均佳。目前患者生活已经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动,且恢复轻工作。冀书春见到笔者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锻炼身体。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走就是几里地。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天安门, 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1)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

(2)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
答:
(3)新闻的主体是什么?
答:
(4) 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
答:
(5)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
(1)主标题是“患者肺移植后安渡两周年”,引标题是“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
(2)除“‘本报讯’和(通讯员卢晓娣)”外正文的第一段文字。
(3)第2~3段。(4)是含在主体当中的。 (5) 用与主要内容有关的次要消息,使这篇新闻报导更显深入全面。
八、布置作业
  1.做一回小小节目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