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新理想高复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09-1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铁锄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2.“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些语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 专制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神权主义 D 人民主权说
3.韩非认为商人乃“邦之蠹(蛀虫)也”,以下史料反映的思想与之不同的是
A “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 “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 “重租税以困辱之” D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4.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判断,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 提倡摆脱宗教的束缚
C 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5.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封建制度的存在 C 小农经济的制约 D 佛教文化的浸润
6.“价格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削弱了西欧封建主阶级,这是因为
A 固定地租贬值 B 封建主奢侈享乐 C 专制王权的腐败 D 劳动者日益贫困
7.下列对世界一体化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 ②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③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④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⑤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矛盾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8.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 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 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写到: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中国的专制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锁链”是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0.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过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11.马克思曾预言,无产阶级革命要同时在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十月革命却在相对落后的俄国一国首先取得成功,这说明
A.十月革命发生的偶然因素大于必然因素
B.十月革命的发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C.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俄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D.列宁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原理
1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13.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A.英国的蒸汽机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军工技术发达
14.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时躲在经济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第一次工作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5.如果你回到古希腊的伯里克利时代,你不可能通过“抽签方式”任职的是
A.公民大会的一员 B.500人会议的成员 C.十将军的一员 D.陪审法庭的法官
16.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的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卖了20个奴隶,赚了一大笔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外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19.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0.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两党政治 D.联邦制
21.1804年拿破仑加冕时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拿破仑
A、被迫登上皇位 B、恢复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
C、仍然维护法国资产阶级利益 D、与华盛顿一样都是共和主义者
22.孔子在当时那个迷信严重、恐惧超自然物的时代里,也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下列材料能与这一观点相互印证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己复礼
C.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D敬鬼神而远之
23.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24.19世纪晚期,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的国家是
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 C.德国、美国 D.法国、德国
25.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议会
B、规定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C、出台了保护工人的政策
D、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军队、治安、司法、立法机构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6分)
(2)从生产力、社会关系两方面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6分)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5分)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2分)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3分)
28.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历经沧桑。(12分)
材料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材料四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与孔子》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1分)
(2)西汉时期,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简述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中“抨击孔子”的是谁?(1分)简述当时的社会背景。(4分)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孔子和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批判儒家思想的原因。(2分)
29.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是中华文明著称于世的重要标志,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也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回答:(10分)
(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状态主要有哪几种?各自分别承担怎样的社会功能?(3分)
(2)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哪些?(3分)
(3)试从部门的分工、技术、规模、经营形态、分布等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特征。(4分)
浙江省杭州新理想高复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D
A
C
A
B
D
D
B
C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D
C
C
C
B
C
D
D
D
D
26.(16分)(1)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6分)
(2)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分)
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最终确立;第二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4分)
(3)对中国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近代工业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中国救亡图存运动高涨。(4分)
27、(1)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3分}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2分}
(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2分} 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2分}
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分}
28、(1)仁(1分)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禁止其他学说。(2分)
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2分) (3)李贽。(1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腐朽。(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4分)
(4)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分)
29(1)官营、民营和家庭经营。官营手工业是由中央机构所属各“工官”置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家私用的物品,如军用的兵器和装备,供宗庙陵墓使用的祭祀用品,以及皇族的服饰玩好等;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手工业是“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广大农民生产自己消费的大部分手工业产品,所用原料也大都是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3分)
(2)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3分)(3)部门不断增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高且不断进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并在封建社会晚期出现手工工场;官营、民营、家庭经营三种经营形态并存;长期领先世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