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血液循环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9.2血液循环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15 17:49:38

文档简介

《血液循环》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特点不包括( )
A.分布最广 B.管壁最薄
C.管腔最小 D.血流最快
2.(2018昆明官渡区一模)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血流速度关系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3.(2017·云南昆明中考)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下列分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静脉多数分布较浅
B.静脉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C.静脉内血液速度较慢
D.静脉管壁较薄
4.(2018临沂)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不恰当的是( )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流动
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5.关于小鱼尾鳍的三种血管,正确的选项为( )
/
A.乙是静脉血管 B.甲是静脉血管
C.丙是动脉血管 D.乙是毛细血管
6.三种血管出血,危险最大的是动脉出血,原因是( )
A.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快 B.动脉血管中氧气含量高
C.动脉血管中血细胞数量多 D.动脉血管管径粗大
7.(2018德州)下面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
8.(2016·江苏宿迁中考)下列有关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二、提升练习
9.下列对血管内血流速度表述正确的是( )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0.(2011济宁)如右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乙中血液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 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
甲 乙 丙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11.(2011苏州)右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简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血管①、④是动脉
B.血管②、③是静脉
C.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12.图为人体内三种血管之间的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血管名称:①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血管②的管壁只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________会显著增多。
(3)图中________(填序号)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4)图中________(填序号)血管破裂,血液会喷射而出。
13.如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示意图,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
(1)C是毛细血管,其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管壁最薄,管腔最______,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_.
(2)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C,由血液中的______细胞携带,使流经C的血液变成______血.这些血将由血管______(A或B)汇集后由肺静脉流入心脏的______.
(3)进食后,大分子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______最终在______(消化道哪一部位)内被彻底消化,产物进入该处的C;小分子营养物质______、无机盐和维生素多数也进入该处的C,由血液运往全身.
14.如图为人体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血管①是 ___,如果其位于上肢,其中流动的血液是 ___.
(2)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___(填血管序号),血管③的特点是 ___(至少答两点).
(3)图中a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细胞,其富含 ___,该成分的特点是 ___.某人a细胞较正常人偏少,该人可能患有 ___,医生建议他多吃含蛋白质和 ___丰富的食物.
15.下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______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图中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在______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里的这些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尿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等.
(4)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______血,原因是:______.
《血液循环》第1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解:甲血管从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丙血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
6.【答案】A
【解析】动脉内血压高,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呈喷射状;静脉内血压较低,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小,血液流动较慢.静脉出血,颜色暗红,缓慢流出.因此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严重.
7.【答案】A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8.【答案】C
9.【答案】C
【解析】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多分布在身体较深处.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静脉中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静脉多分布在身体浅处.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10.【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三种血管的特点,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甲是静脉,乙是动脉,丙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乙→丙→甲。
11.【答案】D
【解析】A、动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静脉.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知,血管①④是静脉,不是动脉,故不正确;
B、体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量较低;体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因此血管④静脉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动脉的低.故不正确;
C、静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静脉,动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动脉.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知,血管②③是动脉,不是静脉,故不正确;
D、体静脉里流的是含氧量较低的静脉血;体动脉里流的是含氧量较高的动脉血,因此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故正确.
12.【答案】(1)动脉 静脉 (2)一层上皮细胞 氧气 (3)③ (4)①
13.【答案】(1)小;慢 (2)红;动脉;A;左心房 (3)蛋白质;小肠;水
【解析】(1)C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2)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所以图中A是静脉,B是动脉.
血液中的红细胞有运输氧的能力,所以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使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这样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将由静脉血管A汇集后由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
(3)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它们能够消化大分子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且被最后彻底消化;小分子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有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14.【答案】(1)静脉;静脉血 (2)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
(3)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贫血症;铁
【解析】(1)观察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血管是静脉,因为该血管管壁较薄,②血管是动脉,管壁较厚,③血管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入体静脉.所以四肢的静脉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2)动脉和静脉的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如图所示: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动脉,最慢的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a是具有运输功能的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人就会患贫血症.因此,为防止其含量偏低,在日常饮食中要多吃含铁和蛋白质.
15.【答案】(1)血红蛋白 (2)小肠 (3)水、无机盐、尿素
(4)静脉;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解析】(1)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吸气运动进入肺泡后扩散到血液里,与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
(2)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后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
(3)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
(4)图示中的毛细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在这里,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
血液循环第1课时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血液循环第1课时

9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观察血管,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说明不同类型的血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学习出血的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血管的 观察,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练习止血的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讨论、质疑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进师生间交流
重点
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出血特点
难点
1.不同类型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血液循环是指血流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血管和心脏构成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
资料:人体有血管1000多亿条,首尾相连有100000千米。可绕地球2.5周。
这说明了什么?血管又有何用途呢?
血液为什么能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这是由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器官——心脏和血管决定的。
知道血液的管道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血管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一、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1.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1)目的要求:识别不同类型血管,说出种类血管的结构特点。
(2)材料用具:显微镜、人或哺乳动物的血管切片、毛细血管装片。
(3)方法步骤
①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②观察毛细血管装片
2.动脉
(1)概念: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视频:动脉
(2)分布:动脉多分布在身体较深处,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在颈部可以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在腕部可以摸到桡动脉的搏动。
(3)特点: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速度快。
视频:动脉内部
血流方向:较粗大动脉(近心)→细小动脉→微细动脉(远心)
判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3.静脉
(1)概念: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视频:静脉
(2)分布:有些静脉与动脉伴行,分布在身体的深部,有些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有些静脉在体内还与静脉伴行。
(3)特点: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液速度慢,一些静脉管腔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即静脉瓣。
视频:一条静脉的内部
血流方向:微细静脉(远心)→细小静脉→较粗大静脉(近心)
判断:血流由分支流向主干
静脉瓣主要分布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下肢静脉的静脉瓣多于上肢静脉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功能。
如果静脉瓣膜才华失去功能,血液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静脉就会膨胀,这种情形叫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多出现于老年人的腿部。中青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也可能出现静脉曲张。
4.毛细血管
(1)概念:毛细血管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视频:毛细血管
(2)功能特点: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仅有8?10微米,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液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红细胞运输的氧和血浆运输的营养物质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也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视频:毛细血管与红细胞
35页讨论
(1)动脉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血液流动距离远需要血液有较大的压力,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有助于完成其功能
(2)静脉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送回心脏,静脉中血液速度较动脉慢,血压较低,所以静脉管腔较大,一些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可以保护血液顺利流回心脏,而不倒流。
(3)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为保护全身各自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液速度极慢。
5.三种血管的比较
/
血管中的血液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是单向流动的。
6.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1)实验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碰、砸、切、挤等外伤均可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管破裂出血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止血包扎。
不同的血管,受伤后出血特点不同。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由作品缓慢渗出,出血量少,一般可以自行凝固止血;动脉出血时,血液量大,速度急,似喷泉样地射出,危险性很大,在送达医院前必须先对作品初步处理以止血;静脉受损伤时,出血持续不断,出血量逐渐增多,如不及时止血,会因失血而休克。
(2)目的要求:模拟不同类型出血现象进行处理,学习止血包扎的方法。
视频:出血的急救
(3)材料用具:碘酒或酒精、药棉、消毒纱布、医用胶布、创可贴、绷带、三角巾。
(4)方法步骤:两人一组,相互模拟处理不同类型的出血现象
①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出血的处理
a.用药棉蘸取碘酒或酒精对出血部位处理。
b.用消毒纱布覆盖出血部位后,用医用胶布固定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出血部位。
②动脉出血的处理
a.按压止血法:用按压出血血管的近心端。
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缠紧包扎。
c.止血带结扎止血法:用橡皮管或布带紧紧扎住出血血管的近心端。
③静脉出血的处理
a.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
b.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后用绷带缠绕纱布,缠绕纱布须稍加用力。
对伤员出血部位处理后,要立即送医院急救,用橡皮管或布带结扎止血时间不可过长,每小时需要放松1次,每次1?3分钟。
输液或抽血时,针刺入的是哪一种血管?为什么选择这种血管?
【静脉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血流速度慢】
为什么要在针刺入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在针刺位置上方用胶皮管捆扎可以阻碍静脉血管内血液的回流,使血管胀粗,容易辨认。】
实验操作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知道什么是动脉及动脉的分布和特点
知道什么是静脉及静脉的分布和特点
知道静脉瓣的分布及功能
知道什么是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的分布和特点
知道毛细血管的功能
完成书中讨论
尝试比较三种血管
知道三种血管的不同
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学习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出血的处理
学习动脉出血的处理
学习静脉出血的处理
学以致用完成讨论
指导实验操作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分析介绍什么是动脉及动脉的分布和特点
观察分析介绍静脉及静脉的分布和特点
拓展介绍静脉瓣的分布及功能
观察分析介绍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的分布和特点
介绍毛细血管的功能
引导完成书中讨论
引导比较三种血管
介绍三种血管的不同
指导介绍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出血的处理
指导介绍动脉出血的处理
指导介绍静脉出血的处理
引导完成讨论
课堂练习
1.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出血的血管可能是( C )
A.大动脉 B.小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2.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 C )
①管壁较厚 ②管壁较薄 ③弹性大 ④弹性小 ⑤管腔大 ⑥管腔小⑦管内血流速度快 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⑨不具瓣膜 ⑩常具瓣膜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⑧⑩
3.(2010苏州) 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 B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4.(2018昆明)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动脉的管壁薄,弹性小
B.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
C.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动脉的血流速度最快
5.(2018绵阳)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特点不包括( D )
A.分布最广 B.管壁最薄
C.管腔最小 D.血流最快
6.脚底的血液能沿着下肢静脉往上流回到心脏的原因是( A )
A.下肢静脉里有静脉瓣
B.下肢肌肉收缩的力量
C.下肢静脉自动收缩的力量
D.人体心脏产生的动力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视频小结:血管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