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7 12:00:06

文档简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的杭州的词句。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呢?
——《望海潮》
新知导入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
发展和社会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知道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通过史料研读及识图,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通过对宋词、元曲的赏析,了解其风格特色。
3、感受传统节日、宋词元曲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目标
新知讲解
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 、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 ,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社会生活:
(1)主要群体: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 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
大都
市民阶层
(2)主要表现。




瓦子
杂剧
勾栏
节日
的场所。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如说书的、唱戏的等,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经营各种商品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 。勾栏里面的演出丰富多彩
形成于宋代,元朝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 、繁华市区、 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元宵节、 、端午节等
演出的圈子
娱乐兼营商业
集市
勾栏瓦舍
春节
中秋节
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元大都
人口约有150万
人口约有124万
人口约有110万
万方辐辏的国际性大都市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大相国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各种表演。
我是小导游—繁华的大相国寺



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瓦子

演出

勾栏

求卜算命老者
听说书者议古今


我是小导游—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
美食飘香溢满城
看戏曲表演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吹口哨
舞蹈
吹排箫
吹笛子
击鼓
我是小导游—元杂剧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
榴花角黍(粽子)斗时新,
今日谁家酒不樽。
——南宋·戴复古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我是小导游—传统节日
阅读材料分析热闹繁荣的都市文化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材料一: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1、打破贸易时间的限制
【合作探究一】
材料二: 据估计,汴京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1/3;临安 人口最多达120万。现代学者周继中在论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认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过110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3课

2、城市人口增加,市民阶层壮大
材料三:恩格斯曾说过,在北宋,一个在首都看门的老兵都过着比当时欧洲君主还好的生活;还有一个数据,北宋天僖四年的财政收入是当时整个欧洲当年收入的100倍(注:历朝历代中,宋朝老百姓的收入特别的高,相当于现在年收入3-4万)
3、根本原因:商业经济高度发达
丰富的文化生活
1.概况:是一种新体诗歌,又称 ,便于歌唱。
2.发展:唐朝出现,经五代到 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词牌:每首词根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
宋词
4.代表词人:苏轼、 、辛弃疾等。
(1)苏轼:词风 ,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2)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3)辛弃疾:继承苏轼以来的豪迈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进一步提高了词的 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清照
豪迈飘逸
社会功能
长短句
两宋
第一题
作品的作者是一位南宋爱国词人。请问他是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第二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首著名的宋词作者是谁?
第三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寻寻觅觅》
人物 代 表 作 词 风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开创了豪迈奔放的新词风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发扬了婉约的词风;前期以描写生活情趣、相思离愁为主,清新自然;后期多深沉哀婉。
辛弃疾 《西江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好放词风。以悲壮慷慨的词作,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悒郁不平之气。
1.概况:元曲包括     、 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代表:关汉卿的《 》
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郑光祖、白朴。
元曲
散曲
杂剧
窦娥冤
马致远
史学
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 __________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___________的通史,与___________的_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编年体
司马迁
《史记》
“史学两司马”
丰富的文化生活
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窦娥冤剧照
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


体例

成书时间

内容

《史记》

《资治通鉴》

司马迁
作者
司马光
西汉
纪传体
编年体
北宋
战国到五代
黄帝到
汉武帝
“史学双壁”
拓展提高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词
元曲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传统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特点:新体诗歌

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特点:综合性艺术

著名戏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的著名大都市的是( )
A.北宋的开封 B.南宋的临安
C.元朝的大都 D.西夏的兴庆
3.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 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A.诗   B.词 C.曲 D.小说

D
D
B
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6.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定军山》 D.《念奴娇·赤壁怀古》
D
A
4.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
D
板书设计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2、繁华的大相国寺
3、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勾栏
4、元杂剧:说唱、杂技、歌舞、傀儡
5、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二、丰富的文化生活
1、宋词 代表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2、元曲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
3、史学 “史学双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单元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通过史料研读及识图,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通过对宋词、元曲的赏析,了解其风格特色。 3、感受传统节日、宋词元曲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点 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望海潮》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的杭州的词句。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呢? 通过提问和图片结合的形式更有带入感
讲授新课 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 ( )、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 ),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社会生活: (1)主要群体: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 ( )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主要表现。瓦子 ( )的场所。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如说书的、唱戏的等,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经营各种商品勾栏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 ( )。勾栏里面的演出丰富多彩杂居 形成于宋代,元朝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 )、繁华市区、( ) 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节日 ( )、元宵节、( )、端午节等3、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我是小导游 我是小导游—繁华的大相国寺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大相国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各种表演。 我是小导游—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勾栏 我是小导游—元杂剧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我是小导游—传统节日 【合作探究一】 阅读材料分析热闹繁荣的都市文化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材料一: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二: 据估计,汴京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1/3;临安 人口最多达120万。现代学者周继中在论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认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过110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3课 材料三:恩格斯曾说过,在北宋,一个在首都看门的老兵都过着比当时欧洲君主还好的生活;还有一个数据,北宋天僖四年的财政收入是当时整个欧洲当年收入的100倍(注:历朝历代中,宋朝老百姓的收入特别的高,相当于现在年收入3-4万) 得出结论:1、打破贸易时间的限制 城市人口增加,市民阶层壮大 根本原因:商业经济高度发达 丰富的文化生活 (一)、宋词 1).概况:( )是一种新体诗歌,又称( ),便于歌唱。 2).发展:唐朝出现,经五代到( )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词牌:每首词根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 4).代表词人:苏轼、( ) 、辛弃疾等。 (1)苏轼:词风( ),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2)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3)辛弃疾:继承苏轼以来的豪迈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进一步提高了词的 ( )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中国诗词大会 第一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作品的作者是一位南宋爱国词人,请问他是谁? 第二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首著名的宋词作者是谁? 第三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小结人物代?表?作词????风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创了豪迈奔放的新词风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发扬了婉约的词风;前期以描写生活情趣、相思离愁为主,清新自然;后期多深沉哀婉。 辛弃疾《西江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好放词风。以悲壮慷慨的词作,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悒郁不平之气。 (二)元曲、史学 1.概况:元曲包括(  )、( )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代表:关汉卿的《 》 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郑光祖、白朴。 4、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 __________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___________的通史,与___________的_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PPT展示元曲四大家和窦娥冤的剧照,并 简单介绍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 拓展提高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2、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作为小导游通过自己组织语言来介绍宋朝开封的大相国寺和瓦子、勾栏以及元杂剧、元曲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丰富的文化生活 (一)宋词 1)、2)、3)、4)、学生自主完成 2、中国诗词大会 学生做题 (二)元曲、史学 1、2、3、4、学生自主完成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以及适时链接图片、史实资料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化解重难点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历史思辨的能力。

课堂小结
板书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2、繁华的大相国寺 3、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勾栏 4、元杂剧:说唱、杂技、歌舞、傀儡 5、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二、丰富的文化生活 1、宋词 代表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2、元曲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 3、史学 “史学双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