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四十七中九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1分)1846年在上海,一名英国士兵打死了一名中国黄包车车夫,中国司法当局却无权对其治罪,列强的这种特权来自于(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征税的权利 D.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
2.(1分)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3.(1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这里的“内讧“是指( )
A.天京事变 B.北伐的失败
C.永安封王 D.洪秀全的病逝
4.(1分)下列刊物和作品没有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
A..民报 B..革命军
C.时务报 D.. 警世钟
5.(1分)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还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是哪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6.(1分)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历史事件是( )
A.《八一宣言》发表 B.瓦窑堡会议召开
C.一二?九运动爆发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7.(1分)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斗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卢沟桥抗战 D.台儿庄战役
8.(1分)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发生在( )
A.土地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9.(1分)创立了逻辑学科,而且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是( )
A.德谟克里特 B.苏格拉底 C.凯撒 D.亚里士多德
10.(1分)为了解决历法应用中的误差,凯撒命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历法称为( )
A.太阳历 B.阴历 C.儒略历 D.夏历
11.(1分)如图人物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他是 (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克洛维 D.屋大维
12.(1分)下列关于西欧社会封君和封臣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君必须保护封臣
B.封君对封臣没有任何义务
C.封臣对封君要忠诚
D.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
13.(1分)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
14.(1分)中世纪西欧的庄园里,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 )
A.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B.耕种自己的份地
C.有偿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D.义务耕种庄园的共用地
15.(1分)7世纪初,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他们信奉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6.(1分)西方一位哲人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巨人的时代,是一个体现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的运动。”这个“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国际工人运动
17.(1分)1688年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并且换的还是王位合法继承人),这一事件指的是( )
A.纳西比战役 B.处死查理一世
C.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D.“光荣革命”
18.(1分)某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发生了变化(如图),该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19.(1分)下列国家中,首先摆脱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0.(1分)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人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联邦制 B.地方分权 C.中央集权 D.分权制衡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21.(5分)西方的民主与法治源远流长,它是衡量其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请依据所给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字母A位置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人物是凯撒。 (判断对错)
(2)字母A所示人物在位期间,公民大会是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判断对错)
(3)字母B法律的制定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的依据。 (判断对错)
(4)字母C法律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的制定者是查理大帝。 (判断对错)
(5)该图示反映了民主法治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判断对错)
22.(13分)近代中国人面对外敌的坚船利炮,进行着不断的抗争与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骑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绝不缺乏勇气与锐气。这些驻防骑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侵华战争?写出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一位即可)材料中恩格斯高度赞扬了“驻防骑兵”的什么精神?
材料二 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人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清王朝为了“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开展了什么运动?在“求强”“求富”口号下,他们创立了哪些企业(各举一例即可)?
(3)“黄海大战”是哪场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这场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民族资阶级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主要探索活动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中的“国耻”与哪场战争有关?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造成了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的局面?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问题的探究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
23.(11分)170年前《共产党宣言》一问世就具有无穷的魅力。让我们尝试解读其中的几段文字,领略革命导师的伟大智慧。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美洲的发现”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功劳?
(2)最早进行殖民掠夺贸易的是欧洲哪两个国家?在争夺“市场”和“殖民掠夺”中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是哪一个国家?
(3)在18世纪的法国,“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最终引发了政治、思想领域的哪些重大事件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4)材料二中描述的“革命”指什么事件?举出这次“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一个。
材料三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5)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什么事件?
(6)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了解,你得到的启示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
24.(11分)以下是对新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会议的提示语
会议一:1949年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
会议二:1956年确定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会议
会议三:1978年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
会议四: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会议五:2015年提出新发展理念的会议
根据以上信息,以“影响新中国的重大会议”为题,写一篇介绍上述会议的小短文。
要求:文中需包括信息涉及的五个会议的名称、对中国的影响(或对会议的评价)及自己得到的感悟。史实准确,语言流畅,150字左右。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四十七中九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解答】1846年在上海,一名美国士兵打死了一名中国黄包车夫,中国司法当局却无权对其治罪,列强的这种特权来自《南京条约》附件中的领事裁判权。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
故选:A。
2.【解答】题干中强调的政权是俄罗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可以证明“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这个预见是正确的。
故选:D。
3.【解答】1856年的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囯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这里的“内讧“是指天京事变。
故选:A。
4.【解答】时务报是维新变法时的报刊,促进了人们反封建思想,是有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故选:C。
5.【解答】依据课本“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毛泽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党的最高会议,“八七“会议上结合中国当时国情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
故选:C。
6.【解答】据所学知,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所以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历史事件是一二?九运动。
故选:C。
7.【解答】1937年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故选:B。
8.【解答】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B符合题意。
故选:B。
9.【解答】创立了逻辑学科,而且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因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故选:D。
10.【解答】为了解决历法应用中的误差,凯撒命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历法称为儒略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故选:C。
11.【解答】“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是亚历山大。公元前4 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有些城市被夷为平地,许多当地居民被卖为奴隶,严重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亚历山大的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了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故选:B。
12.【解答】关于西欧社会封君和封臣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封君对封臣没有任何义务。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织在一起而且权利、义务交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故选:B。
13.【解答】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波斯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欧亚两州的交界要地营建了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仍然是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版图仅限于欧洲和亚洲。
故选:A。
14.【解答】中世纪西欧的庄园里,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故选:A。
15.【解答】7世纪初,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他们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故选:D。
16.【解答】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和“体现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的运动”,可知是文艺复兴。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选:A。
17.【解答】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国王詹姆士二世的封建专制,另立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担任国王。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故这一事件指的是“光荣革命”。
故选:D。
18.【解答】从誓词的变化可以得知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主权在议会,这是《权利法案》的影响。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故选:A。
19.【解答】据所学知识,A项,日本是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与俄国的方式相同,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
B项,法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项,美国通过1776﹣﹣1783年的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也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D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BD均不涉及殖民统治。
故选:C。
20.【解答】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人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个过程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分权制衡原则。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故选:D。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21.【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不是凯撒,是伯利克里。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为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凡内政,外交,战争,和平,国家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一切大事,皆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各机关的一切官员均由选举产生。这种制度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这种制度达到顶峰时期的执政官是伯利克里。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不是查理大帝,而是查士丁尼。
(5)该图示反映了民主法治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22.【解答】(1)据材料“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是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林有则徐等。分析材料一“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可以看出恩格斯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清王朝为了“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开展了洋务运动;“求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求强主要是指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求富就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这一时期的主要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3)“黄海大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这场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民族资阶级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主要探索活动戊戌变法。
(4)由“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可知,材料三中的“国耻”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上述问题的探究带来的思考是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一定要强大才不会被欺压。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
(3)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2)求强:安庆内军械所;求富:轮船招商局。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一定要强大才不会被欺压。
23.【解答】(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联为一个整体。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
(2)最早进行殖民掠夺贸易的是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在争夺“市场”和“殖民掠夺”中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是英国。
(3)在18世纪的法国,“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最终引发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促进了自由、民主等思想的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4)由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可知,材料二中描述的“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等。
(5)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等。
故答案为:
(1)新航路开辟;哥伦布。
(2)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
(3)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
(4)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轮船等。
(5)巴黎公社运动。
(6)《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等。(言之有理即可)
24.【解答】据会议一“1949年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可知,会议一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据会议二“1956年确定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会议。”可知,会议三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据会议三“1978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可知,会议五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据“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可知,会议四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据“2015年提出新发展理念的会议”可知,会议是中共中央十八大五中全会的内容;中共中央十八大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故答案为:
影响新中国的重大会议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