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找春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用具:班班通、课件
四、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和活动的东西所吸引。能够在情景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更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六、教学资源:课本、教师用书、
七、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春天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从“找”中明白春天的景象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圈出生字。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学生开火车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 学生齐读前三个自然段,说说“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寻找春天的?从课文中找出来。 学生交流:从“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和“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急切地想要去寻找春天的喜悦心情。 教师顺势出示生字,并指导书写“冲,寻”,学生交流识记“脱,袄,” 2 师:试着读出孩子们迫不及待和激动的心情吧,教师引导读好“脱掉,冲出,奔向”这三个动词。 3 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体现在哪里?(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相机指导书写“姑,娘”。 师:做出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动作,感受“害羞”的意思,相机识记“羞”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初春的朦胧景象。 4 知道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小姑娘害羞的样子。 5 请全班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6 说说你在初春时节还发现了哪些朦胧的景象?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指名交流)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让我们课后继续寻找春天。 五、课后布置:1 抄写生字“冲,寻, 姑,娘,”并各组三个词。 2 继续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要点: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春天》这一课,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指名朗读) 二 学习第四至第八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好 1、他们找到春天了吗?她是什么样的呢? (1)自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反复读4——7自然段,,想想:孩子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2、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上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3 、读读这几句话,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5、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呢?(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小。) 教师引导学生识记“探”。 6、说说为什么会把嫩芽比喻成音符?(学生交流:说明嫩芽初发,比较小。) 教师顺势指导书写“吐”,并引导学生用识字方法识记“嫩,符”。 7、春天到了,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小溪融化了),相机理解“解冻”的意思,并识记“解”。 8、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完成书后练习-选做题) 9、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看到的早春景象,女生读看到的景象而想象到的事物。 8 、教师引导:还从哪些句子看出春天来了? 出示第八段,指名读第八段。 9、说说“我们”用什么方式找到了春天?(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触到了。)相机识记“触”,并与“解”区分。 10、春天还在什么地方? 学生交流: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1、指导书写“荡”,归类书写“柳,桃,杏”。并且通过图片认识“杜鹃”。 12、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完成书后练习-选做题) 四 课堂小结 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展评本课所学的生字。
●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柳、吐,荡,桃,杏 ”,各组三个词语。
2 背诵课文
3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2 找春天
喜悦:脱掉 冲出??奔向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柳枝 风筝 喜鹊。杜鹃 桃花、杏花
●教学反思:
亮点:
不足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