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6 11:3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题目要求的。
1.中华民族不但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吸纳了世界文化精华的魅力,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精神的是( )【理解】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遣唐使
2.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种盛况的根本原因是( )【运用】
A.唐朝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经济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具有开明的态度
3.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识记】
A.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关于右图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识记】
A.虽然双目失明,仍坚持先后六次到达日本
B.将佛教、医药、文学、建筑等传播到日本
C.除了日本外,他还到达过朝鲜、印度等地
D.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将日本文化带回国
5.日本文字: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中国文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日文字如此相似说明( ) 【理解】
A.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 B.日本简单抄袭中国文字
C.大诗人李白曾经到过日本 D.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6.结合右图,下列关于玄奘西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识记】
A.西行的目的地是西域
B.师徒四人到达了印度
C.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
D.西行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7.下列文物都出土于唐朝墓葬,说明( ) 【运用】







A.唐朝与亚、非、欧都有往来 B.唐朝对外交往最远到达美洲
C.唐朝政府对外来人带有歧视 D.唐朝使用外国货币进行交易
8.“有容乃大”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之一。以下能体现唐朝外交“有容乃大”的是( ) 【掌握】
A.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到日本传播佛教 D.重视科举取士
二、非选择题
9.唐朝是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其对外交往也相当频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最后虽然失明,但百折不饶,到达日本时已经是66岁高龄。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对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二









(2)材料二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他对中外交流史的研究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 唐朝时,大食(阿拉伯帝国)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经陆路和海路来到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来华的商人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3)根据材料三,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哪些特点?


(4)综合材料一、二,两位文明交流使者都在传播何种文化?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精神?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时,中日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典籍、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政策等因素归纳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要注意题干重“学习外来文化”几个关键词。
2.【B】 【解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发根本原因在于唐朝政治、经济的繁荣。
3.【C】 【解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朝的繁荣,故只能选择C。
4.【B】 【解析】熟悉鉴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5.【A】 【解析】日本文字受汉字的影响。
6.【C】 【解析】准确掌握玄奘的贡献。
7.【A】 【解析】三幅图分别反映了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交往。
8.【A】 【解析】“有容乃大”是指积极学习外来文化,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答案】(1)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修建唐招提寺)、绘画等.(答出其中任意三个方面即可)(3分)
【解析】 学生熟练掌握教材即可解答。
玄奘;(1分)《大唐西域记》(1分)。
【解析】考查学生对教材地图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人名的写法。第二问要注意关键词“中外交流史”。
特点:交往频繁;有陆路和海路;双向交流;既有政府使节往来,也有民间商业贸易。(答出任意两个方面)(2分)
【解析】根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以上特点。
宗教;(1分)精神:坚持不懈,不到目的誓不罢休;不怕困难等。(2分)
【解析】第二问要注意从两个方面回答。
10.【答案】(1)货币、文字、建筑。(每点2分)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归纳即可。
目的: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1分)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上:经济繁荣;政策:统治支持,如唐太宗支持玄奘。(3分)
【解析】目的从材料中可以直接通过找关键词找到。原因需要归纳唐朝2—5课 的有关知识。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