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5 23: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欧洲的联合、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日本的崛起的原因及其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了解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联系和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日本走向经济大国之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增强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洲的联合过程与影响
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遭到惨败,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严重削弱。欧洲因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而,日本和欧洲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完全医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战后的欧洲一片废墟。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20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
(1)、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①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
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工业化的摇篮,两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这里,因而技术经验丰富。
②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西欧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资金,按今天的美元值计算就是200多亿,其中90%以上属无偿赠款。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④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2)、表现:到1952年,西欧地区工业产量比二战前上升35%,农业产量比战前提高10%,经济完全得到恢复;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欧洲联合的过程:
背景: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美苏逐渐走向对立,欧洲处于美苏夹缝之中,处于不利地位。
目的: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欧洲联盟(欧盟)(1993)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通过《巴黎条约》成立,1952年7月23日生效。根据条约规定,成员国毋须交纳关税而直接取得煤和钢的生产资料。欧洲煤钢共同体的缔约国有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
1957年3月25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西欧各国面积小,市场狭小;主权国家多,易形成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等因素,阻碍经济发展。 ?
3、意义:
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用一个声音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欧洲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影响: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美国经济发展曲线图。
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原因:①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② 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③ 革新生产技术
表现 :刺激了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以济发展速度放缓
3、新经济出现(20世纪90年代)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意义: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日本的崛起
(1)、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二战后,日本在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的《日本国宪法》(即“和平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道路。对日本社会进行民主改革,借以清除日本社会中的封建色彩,清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赖以发动战争的土壤。
②美国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的刺激下,日本出现了“战争景气”。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逢生的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③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50—1972年,教育经费由1599亿日元增加到40244亿元,增加近25倍。
日本战后坚持以“科技立国”,为了扭转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制定了“吸收型战略”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国外新技术,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创造。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原因: 工人阶级的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2.表现:
①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失业保险 ②1948年,英国建成福利国家;
③ 法国、德国成为福利国家; 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
高福利的优点:有利于稳定经济环境的形成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高福利的弊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福利移民增加矛盾;影响社会生产;财政借贷和赤字增加;老龄化危机;行政成本变高;观念危机,滋生社会惰性
3.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4.意义: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局限: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欧洲的联合、美日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欧洲的联合分为两个部分,先经济的联合,然后是政治的联合,欧盟的成立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期,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实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但是这一制度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四)、课堂练习:
1、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13年成员国已经达到28个。这说明( A )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欧洲实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
2、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涉及医疗、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方面
C、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D、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国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宣布成为“福利国家”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丧失优势地位的欧洲国家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为此,它们开始( A )
A、走向联合 B、分庭抗礼C、追随美国 D、倒向苏联
4、“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西欧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 C )A、三国同盟 B、轴心国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5、一名中国人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国籍的人都使用统一的货币。他所到的地区应属于( A )
A、欧洲B、北美洲C、非洲D、大洋洲
(五)、板书设计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1、过程:
(1)、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欧共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欧共体
(4)、1993年:欧洲联盟
2、影响:
二、美国的发展
1、美国的发展: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速度放缓
(3)、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
(2)、结果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过程
2、作用
3、评价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