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育才中学 黄梅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测量方法:三人一组,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三次,取最大值。
1、测量胸围差的位置,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是软侧要在两肩胛骨下角。
2、测量深吸气时胸围的长度与深呼气时胸围长度并计算其差值,即胸围差。
胸围差=深吸气胸围长度-深呼气胸围长度
结论:
性别有关
年龄有关
身体锻炼有关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胸 围 差
宋 通 (常常锻炼) 男 14 11
刘 雨 男 14 9
张 笑 男 13 8.8
李 谭 女 14 8.7
王 丽 女 13 8
王 新 女 13 8.5
胸围差是胸廓横向(前后径、左右径)扩张和收缩造成的,是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胸廓的扩大与缩小是
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肋间外肌
膈肌
使胸廓横向(前后径、左右径)变化
使胸廓纵向(上下径)变化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后导致胸廓扩大?
肋间外肌收缩
膈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下降
气体进入肺(吸气)
呼吸过程
智力大碰撞
AA
BB
CC
DD
2、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学三次肺活量的测试结果分别是:3100毫升、3800毫升和3600毫升。请问强强的肺活量应是( )
A. 3100毫升 B. 3500毫升
C. 3600毫升 D. 3800毫升
某同学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为92.8厘米,尽力
呼气时的胸围长度为80.8厘米。他的胸围差是____。
测量胸围差应连测三次,并取_______。
12厘米
最大值
D
3、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
A. 12~14次 B. 16~18次 C. 60~70次 D. 100次以上
B
4. 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 _ ______收缩和舒张的结果,而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与______的活动有关。
肋间外肌
膈肌
5、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6、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D
7、 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D.水蒸气
8、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
???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B
B
吸气、呼气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对比气体含量的区别
1、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
[2、演示实验]
乙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作对照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了气体交换
肺泡
氧气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二氧化碳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1、肺泡
2、外面缠绕着 和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有弹性)
(表面积大)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讨论
数目多
薄
弹性纤维
毛细血管
技能训练:测量和计算
通过测量吹出气体使气球胀大的体积,推断肺容积。
肺容积=-X - (C代表气球的周长,单位是厘米;肺容积单位是毫升)
6
1
3.142
C3
思 考
1、进入血液的氧气要送到什么部位?二氧化碳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
组织细胞
2、氧气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线粒体
组织细胞
解读曲线:
1、曲线A和曲线B分别表示人体处于何种状态?
2、两曲线反映的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有何不同?
3、两曲线的呼吸频率分别是多少?
曲线A:安静状态;曲线B:运动状态
与曲线A相比曲线B 呼吸深度深,呼吸频率快
曲线A:18次/分;曲线B:27次/分
3、巩固练习
利用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氧最终在组织细胞的什么部位被消耗掉?这种消耗有什么意义?
2、在这些活动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类活动需要的能量最少?哪类活动需要的能量最多?你的依据是什么?
睡觉需要的能量最少,跑步和游泳需要的能量最多,因为氧进入人体的作用就是氧化分解有机物,为代谢提供能量。睡觉时的耗氧量最少,说明这时人体的代谢最缓慢,需要的能量就最少;而跑步和游泳时的耗氧量最多,说明这时人体的代谢最活跃,需要的能量就最多。
线粒体
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用以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坐 睡觉 踢球 游泳 散步
每小时耗氧量(升) 90 120 25 14 115 12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