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21课 辉煌的科学技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如何证明陈寅恪的观点?问题拓展:对宋代科技辉煌的原因分析,传统认识有如下几种观点:
A、宋朝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唐朝学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起点水平高;B、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C、宋朝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活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宋朝时期,民族融合、对外交往的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对此,你有何疑问?
问题延伸:如何从宋代特殊的科技环境出发印证宋元科技的辉煌?材料一:“臣切以仪象之法,度数备存,而日官所以互有论诉者,盖以器未合古,名亦不正。至于测候需人运动,人手有高下,故厘度亦从而转移。是使竞各指得失,终无定论。”
——《苏颂给哲宗皇帝的奏折》材料二:要解决贪官从工程建设中贪污的问题,就必须严格制定建筑工程标准,要解决农民夫役过重的问题,就要严格确定农民的劳动标准。这就是王安石变法中下令编修《营造法式》的背景。可以说,是当时与建筑相关的社会政治济中的矛盾导致了《营造法式》的开始编修。
——管成学《宋代的科技与改革初探》材料三:仁宗以来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上进行的改革,对于当时读书人的选择的影响,一是使他们由重视诗赋向重视策、论转变,一是使他们由只顾死记硬背经书注疏、“但知诵书”(王安石语)、“专取记诵,不询义理”(司马光语)向追求对经义的了解和掌握转变。一批有实际才能、掌握了一定的科技知识的读书人得以通过应考走入仕途。……曾公亮、苏颂、吕大防、沈括,就分别是仁宗天圣年间(1023一1031年)、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仁宗皇枯年间(1049一1053)进士、仁宗嘉枯八年(1063年)进士。
——郭红卫《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国科学的发展》课后延伸:宋代科技辉煌后的发展趋势如何?对这一现象应如何看待?推荐书目: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1978
毕剑横:《中国科学技术史概述》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王鸿生:《中国科技小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毕 昇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版示意模型图 优秀的雕版刻字工,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由维吾尔人传入高加索,再传入小亚细亚、埃及,公元1450年传入德国。(1)活字印刷:
A:发明:北宋时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用粘土烧成陶字排版印书。
B:发展:元朝王祯的《农书》最早记载了木活字。后来又采用了铜、铅制作的活字。
C:传播:活字印刷在十三世纪走出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朝鲜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陈出新,将木活字改为铜活字,铸成了二三百万个铜活字,并在1436年铸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铅活字。约十五世纪活字印刷传入欧洲国家。1456年德国使用古腾堡铅活字印成了欧洲第一部活字印本《四十二行本圣经》,比毕昇的发明晚四百多年。活字印刷又从德国传遍欧洲,为欧洲的科学文明走出中世纪漫长的黑夜,以及社会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打下了基础。
(2)火药武器:
A:发明:古代炼丹家炼制丹药时发明。
B:唐中期制成火药的方法:(硝石、硫磺、木炭。);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C:宋元:火药制作配方渐趋成熟。并出现火器、突火枪、火铳等武器。
D:外传: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指南针:
A:战国时发明司南。
B:后人们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
C:北宋用于航海事业。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D:南宋向外传播,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徼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天文学:
宋代苏颂与韩公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是现代天文台的先驱。并对工业革命时期器械动力的发明起了推动作用。 由苏颂与韩公廉设计的水运仪象台为了观测上的
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这是今天天文台活动圆顶的
祖先;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
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转仪钟的祖先;水
运仪象台中首创的擒纵器机构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
因此它又是钟表的祖先。从水运仪象台可以反映出中国
古代力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5)数学:
A :北宋的贾宪提出“开方作法本源”即“贾宪三角”。
B: 南宋的秦九韶发明“大衍求一术”求解一次同余组的一般计算步骤。即“中国剩余定理。”
(以上两项成就比西欧同样的定理早五六百年。)
C :金元之际的李冶提出“天元术”,标志着中国数学中符号代数学的诞生。
贾宪: 杨辉在《九章算法纂类》中载有贾宪“增乘开平方法”、“增乘开立方法”;在《详解九章算法》中载有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图、“增乘方法求廉草”和用增乘开方法开四次方的例子。由此可以确定贾宪已发现二项系数表,创造了增乘开方法。这两项成就对整个宋元数学发生重大的影响,其中贾宪三角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提出600多年。21秦九韶: 写于1247年的《数书九章》,是中国数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创造了增乘开方法求高次方程正根的方法。22李冶:1248年完成了《测圆海镜》,1259年《益古演段》共12卷,170个问题。提出了“天元一”,相当于x,标志着中国数学中符号代数学的诞生。(6)建筑:
李诫《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建筑手册。
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北宋建筑的技术、科学、艺术风格,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建筑业劳动组合、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状况.
(7)《梦溪笔谈》——科技成就的总结性著作:
A:成书过程:沈括集科学研究、社会考察、文史典故、街头巷议等,兼收并蓄写作而成。
B:内容:包括首次发现地磁偏角,最早认识到石油的用途、“十二气历”在内的数学、物理、化学、水利、气象、历法、制图、医药、动植物等。
C:评价:科技成就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