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江苏课件(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江苏课件(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28 13: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单元
叶钢老师制作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 ”。 思考:
1、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
2、有什么方法可以证实?阅读P4-P5第一、二段(包括“历史纵横”部分)
思考:
1、我国早期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2、从中国农业产生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农业
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犁壁
犁评犁箭犁铲隋唐时的曲辕犁水流方向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翻车的模型筒车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
铁犁牛耕(“火耕”—原始社会)(“耒耕”—原始社会)(少量使用—商周时期)(主要耕作方式)思考: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一变化过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说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欣赏:
树上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多 我于娘子戴发间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恩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阅读课文,思考:
1、在小农经济产生之前,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方式是什么?
2、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小农经济有哪些特点?
4、你如何评价小农经济?●拥有部分土地(所有权)
●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基本上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十分
脆弱(阶级剥削 自然灾害 土地兼并)特点评价小农经济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
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里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去出售农产品 A C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①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③曲辕犁的出现④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B5.战国以来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周王室的衰弱
B.各国的变法运动
C.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
D.农耕技术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6.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