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复习回顾: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原因有——
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主要集中在——,
原因有——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4、中共八大提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主要任务是——
5、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可得出如
下经验和教训:——、——、——、——、——等。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叶钢老师制作课标要求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⑵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⑶积极作用:在共和国早期,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促进“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发挥过重要作用。⑷消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计划经济体制⑴建立:基本特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流动与分配。
积极作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市场经济体制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1、背景:两个凡是思想路线经济路线组织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 倾错误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3、意义2、主要内容复习回顾:
1、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2、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巨变二、经济体制改革探究问题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展开?材料一: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一乡一社,有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存在哪些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
分配:过于平均 材料二: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库干涸,河水断流,农田龟裂,人畜缺水。为了抗旱救灾,安徽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推动下,1979年春,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经营一年后,粮食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获得空前大丰收。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1970年产量的总和。油料产量超过合作化以来二十多年的总和。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
——(教材P55“学思之窗”)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的生产责任制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步骤:
试行推广深化变革生产关系:撤销,建立;撤销,建立 。 2、主要形式3、意义: 材料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项目改革前改革措施管理体制 所有制 分配制度 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建立过程1992年1993年1997年
目前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材料一:“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骨牌效应: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手息息相关。
材料二:电子打火机的生产,最初几百元一只,导致几百家企业一哄而上,走私也很猖狂。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跌至1-2元,高档的也不过几十元,很多企业因而破产,然而打火机质量却直线上升。思考:
1、材料一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 2、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思考及时训练: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结束了“左”倾错误
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3、下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会议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会议作出了实行改开放的伟大决策CDC
4、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 )
A、遵义会议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共产党“八大”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BDC6 .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江西
C福建、四川 D安徽、广西
7.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8.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
②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
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A B A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10.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D今日凤阳县小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