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王朝?元清第12课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李天云要点梳理 成果展示知识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 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 。
3、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确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法》颁布实施。
5、实施:①1947年, 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②目前我国建立了 、 、 、 和 5个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6、历史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 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共同繁荣发展:
1、原因:由于 和 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①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②经济建设: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③文化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 的保护和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3、西部大开发战略: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实例:2006年 通车,大大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同繁荣历史和地理民主改革经济建设文化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第一篇: 感知民族风情第二篇: 探究民族政策第三篇: 共谋民族发展第四篇: 升华民族情感藏族傣族朝鲜族侗族蒙古族集体舞泼水节干栏式吊脚楼摔跤长鼓舞第一篇:感知民族风情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第一篇:感知民族风情以上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哪个民族?(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汉、蒙、维杂居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3)反抗斗争: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反抗外国的入侵。1888年和19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争。英勇的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连僧人都行动起来,他们用土枪、大刀、长矛等落后武器,同用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宗教领袖班禅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材料: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观察地图,并结合你学习过的地理知识,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1、大杂居,小聚居2、西部多,东部少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 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材料: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2.确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198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3.地位: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设置情况:实行民族自治的地方怎么划分?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00多个)民族区域的设置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新疆维尔
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材料一:长期在中国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普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1材料二问题:(1)材料一中尼古拉斯·泰普如此赞扬中国的民族政策,你认为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大发展第二篇:探究民族政策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第三篇:共谋民族发展第三篇:共谋民族发展2.共同繁荣发展的举措(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2)经济上: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第三篇:共谋民族发展2.共同繁荣发展的举措这些公路修建于什么时候?“一五”计划时期(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第三篇:共谋民族发展2.共同繁荣发展的举措新疆“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9.8%;
成人和青壮年识字率分别为93%和97%。(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第三篇:共谋民族发展2.共同繁荣发展的举措第三篇:共谋民族发展2.共同繁荣发展的举措(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2)经济上: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孔繁森辅导1992年收养的孤儿学习孔繁森照顾生病的藏族老人第四篇: 升华民族情感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当他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1992年底,孔繁森继续留在西藏直到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第四篇: 升华民族情感民
族大
团
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进行西部大开发提出5个自治区课堂总结 【巩固提升】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C.民族平等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目前,全国已经建立的自治区有( B ) A.10个 B.5个 C.6个 D.8个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A ) A.广西 B.香港 C.甘肃 D.福建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D )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地区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这些成就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C )
A.彻底完成了的民主改革 B.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6.为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 D )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进行了( B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改革开放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8.“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的修通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D )A.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了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