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案+课件( 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案+课件( 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7 07:46:05

文档简介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之前面学习的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局面,在融入到本课中,加以提升。总结后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多层次,宽领域的繁荣开放的盛唐画卷。
教材分析
烽烟滚滚,10——13世纪的中国大地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北方民族政权: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和蒙古人建立的元。在这段历史中,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和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时代。在本课中,将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蒙古族完成统一、建立元朝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在学习此课内容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统一的过程是伴随着冲突与战争的,中原的先进文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沉重的打击;但与此同时,蒙古族又在不断地开疆扩土,大大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到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和蒙古族生活场景的图像资料、文字资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
结合文天祥的相关故事,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等相关知识,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成吉思汗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学难点】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正确评价成吉思汗与文天祥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蒙古民族服饰——蒙古袍,蒙古大草原,蒙古套马纳达幕大会为切入点,引出问题:蒙古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又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今天,就请大家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驰骋到辽阔的大草原中,了解这个草原民族的兴起与繁荣,领略那一段历史的动情与跌宕。让我们一同走进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二)新课教授
一、统一蒙古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出示任务: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教师设疑:1.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2.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谁?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
学生展示:1.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2.蒙古草原统一;成吉思汗。
出示任务:出示图片资料,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全面评价历史人物,认识成吉思汗的政权建设,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标志着蒙古族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出示任务:观察图片《成吉思汗像》,结合所学,思考:铁木真成为大汗以后,采取了哪些政策来发展蒙古政权?
师生小结:(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出示任务:PPT展示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诗,并结合图片为学生介绍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征伐战争,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成吉思汗。
师生小结:成吉思汗功绩: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摆脱金朝奴役,推动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出示任务: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指导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
学生展示:西夏—金—南宋。
【合作探究·蒙古灭西夏和金的过程】
出示任务: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师生小结: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 、元的建立与统一
出示任务:【读图学史】展示忽必烈图像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师生小结: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出示任务:元朝建立基本情况?
学生展示: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合作探究·蒙古灭西夏和金的过程】
出示任务: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情况及其影响。
师生小结: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
在元军南下进攻临安的时候,南宋抵抗派大臣文天祥组织军队英勇抵抗。?
教师小结: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温这个勤劳质朴的民族在700多年前所创造的辉煌历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的混战局面,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地评价文天祥的言行。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在导入新课时,以蒙古族的特点导入,给学生展现一幅广阔的蒙古草原美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效果。?
整体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参与,问题探究,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且我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适时引导,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课件25张PPT。
看到这些图片能让你联想到哪个少数民族?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的兴起 “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材料一: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材料二: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后来又是怎样改变的呢? 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和牲畜。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
(父亲)死后,其生前所聚集的部众,不欲奉铁木真及其母为主,皆生离心……”“(其母)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拾着果子,撅着草根’,渡过‘这般艰难的时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铁木真在深山密林中躲了九天,因“无吃的茶饭”,不得不牵马下山。刚一下山,即被泰赤乌人抓住,戴上枷锁,送往各营,徇行示众……”
铁木真是一个“官二代”,可是父亲留给他的不是首领之位,而是杀戮和耻辱。这时他的命运有如下几种可能:
其一,愤世嫉俗,性格扭曲;
其二,生如蝼蚁,任人摆布;
其三,坚毅果敢,大气担当。
铁木真最终选择了怎样的命运?
2.蒙古的统一________统一了蒙古草原。
_____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从此结束了草原长期混战局面。铁木真1206
请阅读书本P48页“相关史事”,并思考:成吉思汗是如何统治蒙古国的?
建立军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和司法机构组建护卫队创制蒙古文字蒙古强大
蒙古畏兀儿字蒙古八思巴字 蒙古族原来没有文字,只靠结草刻木记事。在铁木真讨伐乃蛮部的战争中,捉住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即“畏兀字书”。后经过改革,更趋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
人民币上的蒙古文字
无敌的蒙古骑兵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三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蒙古四大汗国疆域图 铁木真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兵锋最远抵达欧洲多瑙河流域。一个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形成。
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功绩: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摆脱金朝奴役,推动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墓
1.蒙古灭西夏 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二、蒙古灭夏和金
2.蒙古灭金 早在1211年,成吉思汗为摆脱金的奴役,就亲帅大军攻金,但没有达到灭金的目的。
窝阔台汗改而采取“联宋攻金”的策略。在南宋军与蒙古军联合攻打下,1234年,金朝灭亡。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
1271年改国号为元,
1272年迁都大都。"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元世祖忽必烈 (1215年-1294年)1.元朝的建立
忽必烈,是铁木真之孙,监国拖雷的第四子。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2.为政措施①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②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2.元灭南宋 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宋室南迁,1279年,宋末帝8岁的赵昺( bǐng )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覆亡。
南宋虽偏安于淮水以南,但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 元朝的统一过程中,南宋各地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抗元斗争,涌现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和众多的抗元英雄。3.南宋灭亡与元朝一统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开展抗元斗争。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英雄。20岁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1278年元兵进犯,奋力抗元,后兵败被俘,掳至大都,宁死不降。1282年从容就义。并为后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著有《文山诗集》、《正气歌》等。
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盛唐时期的疆域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面积)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有人认为,既然元朝统一全国是进步的,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元朝统一全国,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具有进步性。元朝统一后,疆域广大,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但是,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是通过军征服来完成全国统一的,大肆屠杀和掠夺激起各族的反抗,而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
元的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大分裂之后的第几次大统一?春秋战国秦朝三 国西晋南北朝隋朝辽宋夏金元元朝